第52章

王美兰原本看中了隔壁桃花村的两家姑娘,说好了吴斌回来大家相看的。现在因为吴大海腿摔断欠了一身债的事情,一家姑娘已经明确拒绝了吴家的相看,另外一家虽然现在还没透出风声,可是上次王美兰去镇上共销售买东西的时候碰到了女方的妈妈,人家明显对着她就没什么热情了,这点眼力见王美兰还是有的。

正因为如此,王美兰这次看着提前回来的儿子,又是开心又是忧心,吴斌的探亲假这回有半个月,原本王美兰还想着这次就把吴斌的人生大事给落定了,谁知道现在是他们做父母的拖了后腿!

吴斌听到了王美兰说“讨媳妇”的话,又想到她在信里说的回来相看的事情,脑海里一闪而过一张娇媚的小脸,心里顿时有些烦躁:“钱你们拿着好了,我还用不上,娶媳妇还早呢!”

“什么早了?你都25了还早?这回你得挺妈的,桃花村的陈家姑娘......”

王美兰还没说完,吴斌就站起身来:“那啥,妈,我去柱子家看看他在不,好几年没见了,不知道他小子现在咋样了?”说完后,吴斌连忙就往门外走,连给王美兰继续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吴斌走出了门外,烦躁地挠挠头:“妈的,早知道这种事这么麻烦,我就该和晓梅似的,眼睛一闭早点找个人结婚算了!”

第三十六章 :构思小说

《新论》的第一刊就开了个好头, 受到了很多好评,尤其是首版首页的《春夜》, 虽然是一个不知名作者写的,但是很多读者都对这篇文章很有好感,纷纷写信到编辑部,畅谈自己读这篇《春夜》的读后感, 想要和这位季独行作者交流一下。

毕竟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刻, 很多人都已经被压抑了太久,这篇文章温柔地抚慰了很多人的内心;而对一些敏感的有识之士来讲,这篇文章又好像预示着什么, 让他们一下子都惊醒起来。

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很多人都从这篇文章里面读到了自己,读到了对未来的期盼。

周琛和将一部分的读者来信寄给了季恒, 并且邀请他继续在《新论》上发表文章,于是很快, 季恒又一次在文化站门卫处拿到了一个厚实的包裹。

其实季恒在收到第一笔稿费的时候,已经在筹划再写一篇文章了,构思了几个思路又大量阅读了最近的时事报刊后, 季恒定稿了一篇叫做《丰收》的文章, 讲的就是一个村长带领众村民积极生产,在指挥过程中摔断腿又得到村民救助的故事,原型其实就是吴大海。这算是一则比较长的故事,行文总共五千多字,只是却一点都不累赘, 将稻乡村的风土人情、文化风貌一点点娓娓道来,讲到村长和村民的鱼水情的时候,更是描写的非常深刻,让人感觉到一阵阵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