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只有六岁的财迷熊孩子一针见血的指出合约漏洞,“要是那些人拿到配方就翻脸不认人了,或者随意克扣利润,仁术先生根本无力阻止,反正配方都给出去了。”
王大江指着水清浅半晌说不出话来。这小鸟儿要成精啊!
水清浅指出的问题,还真就发生过。
牛痘那事儿,当初闹的挺大的……嗯,那时水清浅还是吃奶的年纪呢。
“牛痘的方子,当初仁术先生找的大药商背后是太后娘家。太后那侄子,鼠目寸光之辈,拿了配方,定价翻倍,却最终只拿两千贯打发了仁术先生。”
“仗着太后的靠山,就是想赖账呗。”张准顶瞧不上这类为富不仁的人。
“那仁术先生怎么办?”
“仁术先生随后就把配方公开在官报上了,还有合约的内容,包括定价,包括牛痘的成本……全有。人家仁术先生真不是图这个赚钱,就是那太后娘家,啧啧啧……反正后来百姓受惠了,王家也别想赚钱了,还有那名声……啧啧啧,简直遗臭万年,难为太后一辈子贤良谨慎,被累的身后名声都很惨。”说到这,王大江有点唏嘘。
再后来,仁术先生再有药方问世,就没发生过类似事件,得了合约的药商都很诚信,或者说,不敢不诚信。听说现在制作消毒剂的药商背后是皇帝的姑姑,宁国大长公主殿下。尽管每使用一份消毒剂,帝国就要付给仁术先生十文钱。
有证据表明,仁术先生远非爱财之人。朝廷曾经想通过先生的银庄账户,追查到仁术先生的真实身份,可惜,仁术先生那不菲家财貌似最后都散出去了。一笔一笔的支出记录显示,仁术先生不仅限于助学、修路、建善堂,他还资助过农夫培育新种子,资助工匠改进新工艺,资助年轻人出海探险,甚至资助过落魄书生写神鬼话本刊印卖钱之类难登大雅之堂的事。
反正,从仁术先生的行事作风看,此人不求财,不求名,真担得起‘仁心仁术,君子坦荡’的评语。如果能求到这样一个人入朝效力,是帝国皇帝之幸,也是国之大幸。可惜,仁术先生做事不留痕迹,在两万万人中间找到他,简直是大海捞针。
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就在不久前,皇家医学总会收到了仁术先生的一封求助信。先生好像碰到了什么难题,希望朝廷可以派给他两名军士。按照仁术先生被受封的爵位和他对帝国做出的贡献,绝对可以划为‘国宝级’的,有金吾卫保护是必须滴,只是此前找不到他的人,如今,终于有仁术先生的线索了,此求助信连夜递到帝国皇帝的书案头。然后第二天,王大江和张准就被侍卫内大臣派任务:按照书信的指示,到这里等着仁术先生,连此间上房花费都是仁术先生事前给付好的。
王大江和张准不知道的是,那个备受将士们推崇的万能药剂,不仅能救命,它浓缩到一定浓度加热后还会燃烧爆炸,其威力简直骇人听闻——这是帝国当前的机密,也是帝国皇帝担忧仁术先生安危,千方百计想找到先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水清浅这一下午就当听说书了,关于各种仁术先生的传奇小故事。
然后……
然后没了,王大江和张准一直没等到仁术先生的消息,水庄主一家子却要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启程了。
不过,事情还是很戏剧性的出现峰回路转。
就在水清浅一家子准备登船,开始他们为期半年的游山玩水之旅时,两位金吾卫忽然收到了仁术先生的书信,换了碰头地点,信上说,让他们尽快赶到露河下游的金乡。
可就算你是金吾卫,仓促之间那来得及订船哪?
于是,王大江和张准俩人跟着水清浅一家子,当天一起上了大船,离开露水县。
对双方当事人来讲,这只是一个举手之劳与行个方便之间的简单睦邻关系,但是在外人来看,尤其诸如旅店大掌柜之流,似乎就坐实了‘水氏夫妇有金吾卫贴身保护’的传闻,坐实了最近越传越厉害的、关于露水县、成城、宝年县这一路乃至整个江下州,将有中枢督察院的大人物乘楼船一路私访的传闻。
于是乎,水庄主一家子从离开露水县这一刻,到完全离开江下州这段时间内,都没有再遇到不开眼的二世祖,也没有受过什么地头蛇的刁难,不止如此,似乎每个镇县都是一副地方宁靖,太平盛世的样子,甚至有的地方连乞讨的人都不见一个……
那俩金吾卫?
哦,他们在靠近金乡还有三里的水路地方就乘小船率先离开了,至于到了金乡会不会见到仁术先生,会不会再被一封什么信支到什么地方傻等,那不关水庄主的事儿了。
‘易容’——自打水清浅从他妈妈嘴里听到这个词儿,兴奋得两宿没睡好,各种神偷大盗变换身份行侠仗义的传奇话本,走马灯似地在水清浅这里演了一个遍。
在水大侠披着床单子,头顶着装水果的竹篓,第二百零八次成功解救全村百姓并留下酷炫狂拽渐渐远去的孤独身影之后,那边梳妆台前的水夫人终于用胭脂、精油、药粉勾兑调制好了一坨深褐色油膏,并展示给殷切期待的水大侠看。
“啊?就用……这玩意?”水大侠可失望了。
传授中的人.皮.面.具没有就算了,难道连假胡子和假眉毛也没有?
水夫人弹了水清浅一个脑瓜崩儿,要不是看她的小鹭子在船上无聊,她会这么随意地就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拿出来,都没好好拿捏显摆一下?
水清浅拉着嘴角,捧着装油膏的小罐,嫌弃地看他亲娘往脸上示范。
这东西用起来倒是很简单,就像平日里涂面油一般,随便在脸上点几点,然后抹匀了就……
哇哇哇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