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昭有过类似经历,他知道心里这道坎并不容易过,他第一次杀人的时候,小舅舅陪了他两天,不用形影不离,也没有喋喋不休的开导,可就是因为身边有这么一个亲人陪伴,让姬昭好过不少。而水清浅的经历比姬昭那次更可怕,当初姬昭面对海盗是举刀自保,而最终手刃敌人时,未尝没有一股激愤和报仇的情感卷在里面,而水清浅,包括那两把改良火铳的贡献在内,他一共射杀了九人,全是一击毙命,还重伤了四个,轻伤三个,他站在相对安全的战斗场外圈,镇定的,冷酷的,一箭一箭的收割着人命,姬昭甚至无法想象清浅为此承受的心理挫磨,按着这样的情形,他身边就该有亲人陪着,姬昭也好,石恪也好,哪怕是官家呢,可因为刺杀事件,他们没人能脱身。当初官家听闻有刺杀事件,差点犯心梗,姬昭平安回来必须去亲爹面前报到,后有内阁大臣们镇场子,几个金吾卫汇报当时情况,石恪是管法律的不能缺席……
“我以为你们还要忙好一阵呢。”水清浅靠在姬昭身上,他觉得自己还好,心情已经很平静了,就是浑身觉得没力气,手臂脱力总还能找个说法,可他浑身上下、腰背、大腿,全都莫名其妙的觉得很累很累,软绵绵提不起一丝力气。
“自然有相关衙门的人处理,我们把活口都带回来了,后续事情难道还需要堂堂亲王亲自盯吗?”
“刺客只是喽啰罢了。”这种事难道不是挖背后黑手比较重要吗?水清浅刚才试图写字静心,字是一塌糊涂,但脑子平静了,整件事串起来,水清浅觉得昭哥应该不会毫不知情,或者,更邪恶一点猜想,姬昭未尝不是将计就计?早从青云镇那里,有恶意视线如芒在背,水清浅就有了警觉,昭哥真的没有察觉吗?如果真的一无所知,山路上他闹乌龙的时候,怎么没人反对?猎场里的表现就更可疑了,几次三番,姬昭误导他以为要去跟各路大臣联谊所以不能和他一起去狩猎,而实际上,秦王殿下根本没有去宴会,甩开大部队跑到偏僻地区,形只影单。
以身为饵。这是很合理的一种解释。
基于这样的猜测,那么今天的刺客事件,抓几个小喽啰显然只是事件开端,后续,难道不是昭哥引导大家抽茧剥丝引出幕后黑手从而一网打尽…………唔,回过神的水清浅发现嘴里是甜甜的紫米桂花粥,昭哥手里拿着小碗在喂他。
“唔,昭哥,”一口甜汤匆匆咽下去,水清浅皱着鼻子看眼前的羹匙,喵声抱怨,“我都多大啦!”
“多大了吃东西也不知道专心。”姬昭伸手抹掉他唇角的汤汁。刚刚姬昭问他要不要吃甜汤,他嗯了一声,甜汤到了,却只盯着发呆不动,然后姬昭就逗他:要不要我喂你?结果又得来一声‘嗯’,可见不知道神游哪去了。
水清浅起身跪坐,接过小碗小口小口的喝着,温热的甜汤落进胃袋,仿佛从头到脚都暖和起来。抬眼看姬昭,姬昭放下他之后,姿态也放松了,一腿盘坐,一腿屈起,捏了一小块点心入口,慢慢的嚼着,胳膊撂在膝头无意识的敲着手指,视线落在不知名的远处,心里大概转着什么事情,不过很快的,姬昭调回视线,看到水清浅吃完了,“没吃够?想吃就吩咐厨房去做,捧着个空碗不放,你要舔干净怎样?”
“我在想……刺客,留了活口的刺客,还都安全吧?”不会被灭口吧?
“我身边的人去轮流值守了,你家高松他们也得辛苦一回,所以剩下这几天,你给我老实点。”姬昭揉揉小鸟头上的呆毛。
“是谁在查,刑部?羽林卫?还是巡城司?他们行吗?能查到幕后真凶吗?”水清浅一连串的疑问,他想旁敲侧击出昭哥究竟知不知道刺客来历,他心里猜想有七八成,但这种事情即使猜到也不能说出口。
“不管谁查,都是衙门里专门干这些的好手,肯定能给你、我,给父皇和石大人一个交代。”
水清浅直勾勾的盯着姬昭,在评估他的话到底有几分真心,刺杀一品亲王,幕后黑手得有多大胆子做下这种事?同理可证,衙门里的大官小官得多大胆子去查幕后黑手?可姬昭的回视坦坦荡荡,似乎真把身家性命放在那些衙门查案的手里,一点儿也不担心。
“你真的相信……”
“若有闲暇,莫不如全须全尾的到家长们跟前去歪缠,刚才乱哄哄的没顾上,父皇和石大人都很担心你。”姬昭岔开话题。他能很快到后面来照顾水清浅,也有官家的意思在里头。
说起这件事,还有点尴尬。
最开始,那一屋子内阁大佬没以为水清浅起多大作用,按照消息传回来的说法,所有人都理所应当的理解为:宁仁侯府大公子打猎路过落日林,然后碰巧撞见秦王遇刺,他让身边的金吾卫去拔刀相助。后来又有消息说,刺客尽数解决,秦王殿下平安,所有人都平安,所以,更加理所应当的认为,水清浅在全程吃瓜。
等他们回来之后,官家急着见全须全尾的好儿子,石恪和一班大臣急着处理事故,吃瓜群众没人搭理,姬昭派人送水清浅回到琅琊苑好好休息。中途嘉佑帝还是问过一句的,得到水清浅已经回殿休息的答案还挺满意,那一小只没有到处裹乱,挺好,官家就放心了。
后来,更加详细的情况一一被抖落出来,爆出刺客伤亡统计时,姬昭忘不掉那一屋子荣宠不惊老狐狸们姹紫嫣红的脸。槽点太多,一时半刻也说不清楚。总归,姬昭说完他自己知道的部分,起身告退说去看看水清浅的时候,瞬间满场静谧,迷之尴尬。
有生之年,水大侠终于大杀四方了,可他并不开心,就像他第一次明白‘一将功成万骨枯’背后的残忍一样,长大的真实的世界把他儿时的梦想破坏殆尽。水清浅往后一躺,在席子上骨碌骨碌滚了两圈,滚到房间角落,卷了毯子在身上,头一蒙,他好累,他想休息。
姬昭跟着挪过去,水清浅翻身扒住秦王殿下的大腿,姬昭一下一下的用手梳理他头上的呆毛,特别舒服,再没一会儿,水清浅迷迷糊糊睡过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水清浅睡得正熟的时候,前殿的小会已经散了,刺客事件交由专门的衙门负责调查,中枢内阁那班老狐狸精只恨自己没长八条腿,赶紧从这一团烂事里脱身。
是,初步调查,刺客就是秦王殿下的仇家,与旁人无关,他们的面容与中原人们面相迥异,口音更是一大硬伤,妥妥南疆老林部落里的战场余孽。他们来刺杀秦王,本着家仇国恨,跟旁的一点关系也没有…………如果中枢内阁是一班老年痴呆,也许,他们就真信了。
一帮话都说不利索的南疆蛮人,能不远千里无声无息潜入帝都,能无声无息潜入猎场,能无声无息把秦王殿下堵在某个僻静的猎场树林行刺杀,没有内线帮忙安排,凭这帮二百五,分得清东南西北吗?真当帝都防卫,羽林卫、御林军是菜吖?所以,幕后黑手的嫌疑,范围甚至能缩小到某、某、某几个人身上。但不管查出来是谁,都撇不开‘祸起萧墙’这四个字,这是彻头彻尾的皇家丑闻。
查出来了,官家向来是个软心肠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最后凶手真能杀人偿命?
查不出来,怎地,秦王殿下像软柿子吗?
所以,查不查得,最后结果都里外不是人。如此烫手山芋能不接就别接。
说起秦王殿下,一班中枢内阁老狐狸精暗暗在心里感慨,这位年纪最小的王爷真叫人不可小觑,反应真快,进门几句话的功夫,直接一推六二五,万事不沾手,真真甩得一手好锅。现在人家小爷一身清白,不管最后闹出什么结果,不管有没有查出‘真凶’,秦王殿下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全无破绽,官家明知他委屈了,指不定怎么心疼小儿子呢,暗地补偿多少,外人就不知道了。
从这一点就看出水清浅的道行还浅,他就根本没想到这一步。如果姬昭真的急吼吼的接手整个调查,从头到尾要亲手缉凶,抓自己兄弟的把柄,搞不好就是官家和稀泥,凶手逍遥法外,也许能搞掉一个竞争者,但秦王殿下居心叵测、手足相残,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说法必然成为一种'秘史',在后世中永远'被真相'……
好吧,扯远了。
这场刺杀事件,大臣们心里有数,官家嘴上没说,心里也估得八九不离十,刚才全程阴脸、不发表意见,后半段更是直接把话题度扯到水清浅身上,是,大家都很在意那只小飞天,可官家你把话题转得这么生硬,很心虚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