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

“停!你叫什么?”

“学生孙元化,见过太孙殿下。”

“哈哈哈~~好!好!好!”稍稍踮起脚尖,用力拍了拍孙元化的肩膀:“敢问表字怎么称呼?”

“学生表字初阳。”

“好,初阳啊,你是孤的张先生和常吉先生看重的人,一定是大才了!明年的会试好好努力,孤许你一个大大的前程!”

“呃……”这一年刚刚三十岁的孙元化,虽然脸上依然有些腼腆,但眼睛里透出的,却满是坚定:“殿下,学生不准备参加明年的会试。”

“哦?这是为何?”

“殿下,学生从小就对八股文不感兴趣,参加府试、乡试,实在是家里需要,被迫而考。学生的兴趣,在红夷人的格物之学,尤其是火器的研发上。所以学生从小这文章都不怎么样,多年乡试,都是名落孙山。若不是今年应天乡试,老师(座师张以诚)定下的策论题目是论西学东渐。学生可能还是会落榜吧……所以,若是殿下恩准,学生想跟着赵老师学习火器研发。”

“殿下,初阳在火器上的天赋,比臣当年强多了。加上现在有方山各个专项实验室襄助,假以时日,初阳的造诣绝对高过臣许多。殿下,大明不缺进士,缺的是肯埋首做科研的人才!可不要再逼着初阳去参加会试啊!”

“哈哈哈,常吉先生放心。只要初阳自己不想考,孤怎么会逼迫他呢?您刚才有句话说得好,我大明根本不缺进士,嘘,这话可不能被别人听见,不然孤的日子就难过了。”

三人再次大笑一阵后,朱由栋黯然道:“利奇先生的身后事,都办妥当了吧?”

“张府尹严格按照天主教义为其举行了葬礼,殿下请放心。”

历史本位面,利玛窦是去世于1610年。这一世,得益于医学的进步,他的寿命多了两年。不过也仅限于此了,到底是这一生过得实在太辛苦,所以在1612年的11月,利玛窦还是走了。

虽说耶稣会派出利玛窦进入中国,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传教。但无可否认,利玛窦的到来,为朱由栋的事业起步,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别的不说,数学这一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就是利玛窦给方山实验室打下的基础。单凭这一点,朱由栋对这位老人都会抱有深深的敬意。

“耶稣会那边派出的继任者是谁?”

“张府尹已经去信澳门,暂时没有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