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氏冷哼一声:你懂什么。
说着,佟氏就起身来,翠玉连忙上前扶住她:
咱们家姑娘回来,夫人让我打理好这件事,我却因着这个事出了好大的丑。哪怕夫人嘴上不说,心里难免会觉得我办事不够周全。再有抱琴居那位,指不定心里头怎么想我呢。这一来一往,你说谁在心里看笑话。
翠玉安慰道:瞧您说的,您是主子,又主持中馈,打理全家上下,谁敢看您的笑话呢。那位姑娘才回来没几日,与您也没见过面。但您与她毕竟才是亲姑嫂,她自然是应当心里敬重您的。
这话可别说的太早,佟氏不以为然道,这姑娘毕竟不是自小养在夫人膝下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是得见过人、相处过再说。
更何况,她虽然是年家的血脉,但一样米养百样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性子,还要看日后如何。
两人说话之时,一旁的红珊悄无声息地退下了。
过了不多时,红珊去而复返,身后跟着年夫人院子里一个叫绣冬的小丫鬟。
绣冬长得一团孩子气,说起话来却口齿十分清楚:夫人同姑娘从慈恩寺回来,带来几包佛桂。因着想到您喜欢吃桂花酒酿圆子,让我们给特意来送到您院子里来。
过会我会去夫人那边,你先下去吧。
绣冬回话道:夫人说了,在山上走了许久,已经乏了,今日姑娘们都在各自院子中用饭便可,不必去陪她。
佟氏微微挑眉:好了,我知道了。
待绣冬走后,翠玉才笑道:既然这样,那我这就去让灶上的人开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