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百分之八十的把握

对朱常澍而言,魏忠贤的话虽然直白刺耳,甚至有些僭越,但却精准地点出了他心中的疑虑和父皇可能的深意。

他需要借陈矩的口,来达成两个目的.

其一,是敲打魏忠贤。

这个奴婢聪明是聪明,但过于活络,心思太多,需要让他知道,谁才是真正掌握他命运的人,让他收敛,让他恐惧,让他更加死心塌地,而不是自作聪明。

其二,也是更重要的,是向父皇做一个“坦诚”的汇报。

他主动将这番“揣测”暴露出来,等于是在向父皇表明,儿臣已经明白了您的良苦用心和深层考量,儿臣不会畏惧“挡箭”的责任,愿意为您分忧,为您推行新政、冲击旧弊站在台前。

这是一种隐晦的表态,将可能引起猜忌的“私下议论”,转化为一种在皇帝掌控下的“心领神会”。

这件事,对魏忠贤是灭顶之灾的边缘,对太子,却只是一次巧妙的政治沟通和下属管理。

不过,朱常澍也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父皇不会杀了魏忠贤。

身份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维度与能够承受的风险,自然天差地别。

事实证明,朱翊钧得知后,并未动怒,反而觉得太子懂事、识大体,能够理解并愿意承担他的布局……

乾清宫内,檀香袅袅,光线透过高窗,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朱翊钧并未端坐在高高的御案之后,而是坐在靠窗的一张紫檀木圈椅上,手边的小几上放着一杯清茶。

朱常澍则恭敬地坐在下手另一张椅子上,腰背挺直,姿态谦谨。

“京师大学堂的事,”朱翊钧开门见山,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张丁征和陈平,应该都跟你详谈过了。朕的意思,你也该琢磨得差不多了吧?”

朱常澍心中一动,知道正题来了,他谨慎地回应:“儿臣愚钝,只能略窥父皇深意之一二。父皇高瞻远瞩,欲开新学,育新才,固我大明根基,儿臣唯有竭尽全力,以报父皇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