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场面要做足,态度要诚恳,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大明的亲王,是心系百姓的,跟他们之前的倭主完全不一样……”
“是,殿下。奴婢明白,一定办得妥妥当当。”曹如意心领神会地应道。
安排妥当后,朱常澍轻轻挥了挥手,曹如意悄然退下。
书房内又只剩下他一人。
他靠在椅背上,轻轻揉着眉心。
扮演一个完美的“贤王”并非易事,需要时刻克制,处处用心。
但他知道,这是必要的。
在这远离父皇羽翼的海外,他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手段,为自己,也为未来的弟弟们,撑起一片天。
这并非出于多么炽烈的野心,更像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一种在皇家命运裹挟下,必须承担起来的担当。
窗外,本州岛的夜风依旧,但在这位年轻齐王的心中,一条以“贤德”为表、以“稳固”为里的道路,已经清晰地铺展开来。
他要让这倭地,成为大明海外藩国中的典范,成为后来弟弟们可以安心落脚的地方。
至于这其中需要多少算计,付出多少心力,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翌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齐鲁城时,位于宏大王城主干道上的六七个粥棚前,已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粥棚搭建得结实规整,上面悬挂着“齐王府赈济”的醒目旗帜。
数百名王府仆役和护卫在曹如意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维持着秩序,巨大的铁锅里熬煮着浓稠的米粥,热气腾腾,米香混合着些许杂粮的香气,在清冷的空气中弥漫开来,对于许多饥肠辘辘的百姓而言,这无疑是世间最诱人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