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帝行宫,
十几个内政官员低头,颤颤巍巍的等待。
主位上,周云拿到了他们的结果。
赵帝目光如炬,扫视之后,基本了解了赵军粮草的窘境。
兵神系统测算是四个月,但后勤主官给出的是三个半月。
虽然前后差了十五天,但周云知道,这是正常现象。
因为粮官算粮不可能满算,他一定会抛出去一些,
很多损耗他也不可能计算明白,这也是惯例。
“陛下,三个月的粮草已经很紧了,从平城运粮过来就要三个月。”
赵帝行宫,罗浮山周氏家主周伯,起身行礼,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段时间,周云对本家兄弟的照顾是很明显的。
两千兵马,交由杨延带着训练。
周伯本人也在管理后勤事务,锻炼其对大事的掌控经验。
“保爷,”主位上,周云转头看向保爷,叹息一声,开口道,
“通知定襄、平城等地,准备第二次运粮。”
第二次运粮?!
自古征战,最怕的就是多次运粮,因为这代表了国力的巨额消耗。
赵帝行宫,就在几个大将跟一众赵官愁眉不展之际,
大殿外,响起了砰砰的脚步声,一位传令兵朗声道,
“启禀陛下,杨延将军要求增派粮食十万石。”
“仆从的各族跟库莫奚,不要银钱,只要粮草。”
----------------
辽东的北风,
带起雪花,自天穹飘下。
顺着天穹的视角,一路向南,
此刻,中原大地惨绝人寰之事,频频发生,
各地兵卒正在慢慢失去禁锢,大江南北一片混乱。
为了迎接有可能发生的军阀混战,
各宗族都在肆无忌惮的压榨民力。
因为天下的将门宗族都不傻,如果他们赢了战争,自有大儒为胜利者辩经。
如果他们输了战争,那就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就在这江山动乱,礼乐崩坏,道义沦丧之际。
燕山以北的赵帝周云,却在做着大一统王朝才能完成的战争。
北疆,东西两路大军,同时讨伐中原民族的两大世仇,
元始元年,三月。
在辽东,赵军主力与异族大军,正杀得天昏地暗。
而此刻,赵帝周云跟历史上,所有想要征讨高句丽的英雄人物一样,
即将陷入第一次粮食危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