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打磨

周师傅仔细研究了设计图纸,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篮身的竹丝可以选细一点的,这样编出来的纹理更细腻,也更轻便;篮底的加固可以采用‘十字交叉’的编织法,比单纯的平铺更牢固;篮盖的边框要用硬一点的竹子,才能更好地固定缂丝面料。”

赵磊认真记录下周师傅的建议,与林梦柔沟通后,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

随后,他又带着缂丝纹样的设计稿来到沈师傅的缂丝坊,沈师傅看后赞不绝口:“这个纹样设计得好,简约又不失韵味,很适合缂丝工艺。细金线勾勒的边缘处理起来有点难度,但只要慢慢织,肯定能做好。”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赵磊与周师傅、沈师傅协商后,决定采用“分工协作”的生产模式。

竹编作坊负责生产篮身和篮盖边框,缂丝坊负责生产缂丝面料和提手,最后在“古艺新境”的工坊里进行组装。

同时,他们还优化了部分工艺,将篮身的基础编织工序交给“青苗计划”的学员完成,周师傅负责质量把关和复杂纹样的编织。

缂丝面料的底色织造由缂丝坊的徒弟完成,沈师傅负责纹样和金线部分的织造,这样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给了学员们实践的机会。

在产品研发的同时,另一个设计方向也在同步推进。

陈阳提出了“苏绣+榫卯”的组合,设计一款台灯:“榫卯结构的灯架稳固又环保,苏绣的灯罩美观又有韵味,灯光透过苏绣面料,会呈现出柔和的光影效果,放在卧室、书房都很合适。”

这个想法同样得到了团队的认可。林梦柔负责灯架的形态设计,她参考了苏州园林里的窗格造型,将灯架设计成方形,四个角采用“燕尾榫”拼接,既体现了榫卯工艺的精髓,又简洁大方。

灯架的高度设计为40厘米,宽度为20厘米,大小适中,适合放在书桌或床头柜上。

陈阳负责灯罩的苏绣纹样设计,他选择了玉兰花作为核心元素,玉兰花是苏州的市花,象征着高洁、典雅,而且花型简洁,适合苏绣表现。

他采用“虚实乱针绣”的针法,让玉兰花的花瓣呈现出朦胧的美感,底色选用浅米色,与玉兰花的白色、浅粉色搭配,温柔而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