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如何反驳文官阴谋论
【#如何反驳文官阴谋论#】
【最近兴起一种思潮,即: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是文官的阴谋。
他们的理由很多,比如:朱祁镇在位前期的几次大胜。
再比如:土木堡离北京城很近。
更比如:于谦就是阴谋集团的首要分子。
这时候,不要劝他们去看看史书,看一下前几次大胜究竟是怎么回事。
也不要劝他们看看史书和兵书,研究一下朱祁镇亲征的路线图。
更不要试图说服他们。
只需要说一句:谢谢,你说的都对,简直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因为只要承认他们的理论对,那朱祁镇就是天下一等一的弱智,比如今史书上的名声更臭。
甚至远超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是真的先天脑子有问题。
但即便是晋惠帝,尚有嵇绍拼死保护。
晋惠帝也有一句:“此嵇侍中血,勿去。”
而按照阴谋论者的逻辑:朱祁镇三征麓川,亲政多年,提拔了那么多文官名将,到最后却没有一个人效忠于他。
他和王振孤独地对抗整个朝廷,所有人都默契地迫害他,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将他推上死路。
汉献帝登基后一手烂牌,但依旧有衣带诏,有忠臣为他对抗曹操。
明末崇祯哪怕如此抽象,也有卢象升、孙传庭这些忠臣为他效死。
即便是宣统,六岁就退位了,在乱战时期还是有那么多遗老遗少想扶持他起来。
嘉靖万历这些就更别提了,哪怕是不上朝,哪怕家家清净,都有海瑞等忠臣为他们修补明朝江山。
只有朱祁镇做到了被整个文官集团陷害。
六部那么多尚书那么多文臣,宁愿跟他一起兵败被杀,也要拉他进地狱,哪怕同归于尽,也要拉他陪葬!
我的天老爷,这是什么精神?
不仅让我想起夏朝百姓的那句怒吼: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数千年的皇帝历史,只有朱祁镇做到了整个朝廷跟他爆了这个地步,即便是杨广高洋这些昏君暴君都做不到,他们再怎么折腾都是有死脑筋的忠臣。
只有朱祁镇,没有人为他通风报信,没有人提醒他御驾亲征有风险,大家一起穿上炸药包跟他赴死!
我都能想象出六部那些随驾亲征的尚书侍郎,临走前跟家里人的告别。
“父亲,此去万分危险,恐一去不返啊!”
“那就一去不返!只要能带着朱祁镇这个昏君一起去死,我死有何惧!”
你能想象抱着这种决心的人不是革命者,不是荆轲这种只身一人的刺客,而是良田万顷、位极人臣、家族鼎盛的朝廷大员!
为了对抗朱祁镇,整个朝廷的大员们都联合起来了。
他们舍弃了地主阶级的妥协性,舍弃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他们变得跟无产阶级一样勇敢无畏、视死如归!
这相当于老马拉着老拜自爆,三星大佬冲击青瓦台。
光是想想这幅画面,整个人都燃起来了。
满清做不到这点,倭人做不到这点,哪怕是土改,也有那么多地主肯低头接受教育。
只有朱祁镇,明明作为明朝中期实权在握的皇帝,却做到了满朝无一忠臣,做到了全文官武将统一战线,做到了被整个朝廷抛弃!
即便晋惠帝都没有这种待遇吧?
晋惠帝都有嵇绍保护他。
只有朱祁镇真的除了王振这个阉人外一无所有。
所以我们要支持文官集团阴谋论,支持朱祁镇成为史上第一位人望比晋惠帝还差的超级弱智皇帝!】
. . . . . .
评论区:
〖喜闻乐见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环节。〗
〖我是个阴谋论者,我也支持明朝文官和皇帝不对付、文官还坑皇帝的理论,但是有人把土木堡之变说成文官集团集体的、蓄谋已久的阴谋,属实是我没有想到的。〗
〖而且最搞笑的是还有人说是文官合伙坑皇帝和武将勋贵,也不想想,没有勋贵点头,这件事怎么可能成功?〗
〖光说什么文官集团的利益,武将勋贵就干净了吗?就算是阴谋论,没有他们武将参与,文官也没有刀把子可以动手吧?〗
〖即便阴谋论,总不能勋贵们都是傻子吧,刚开始没看出来,到了土木堡也该看出来了吧,这时候直接提刀进京,有一个砍一个。〗
〖说不定他们现在正准备完善理论,说是文官和勋贵合伙坑皇帝。〗
〖那我必须顶礼膜拜一下明朝的勋贵们,因为靖难勋贵就是第一波死的,死的老惨了。〗
〖一个组织的最高级领导团体,为了组织的利益,甘愿去做死士,别说科举上来的群体了,就算是沙漠里的头巾哥,在宗教的加持下也做不到这点。〗
〖而且按他们的理论,朱祁镇相当于孤身一人面对天下所有的敌人,那请问他是怎么复辟成功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说英宗御驾亲征是去查账,查账用得着军队么?再说在朝堂上拿下不香吗?非得去九边拿人?结果到了九边重镇宣府、大同也没见谁下大牢!还有,就算是查账,军队随行针对谁不言而喻,文官没有兵用得上动用大军壮威?〗
〖你怎么知道跟明英宗在土木堡一块翻车的文臣们是自愿赴死的?
他们明明一直想班师回京,是明英宗一定要带着他们走一趟宣府大同防线,想跑跑不了才死在土木堡的。〗
〖哎呦,我去,历史研究家出现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明朝选拔出来的官,不仅坏,还蠢,还不是一两个蠢,而是整个六部所有高官都蠢,蠢到连自救都不会,像猪一样跟朱祁镇一起死。
我都没想到明朝人才选拔制度垃圾成这样,多亏兄弟你发现了。〗
〖还有种阴谋论:说死的高级文官都是小卡拉米,真正的文官大佬都隐藏在暗处,所以那些死的部阁高官全是推上来送死的。〗
〖这种阴谋论适合放在国外那种选举制度上,不适合放在国内古代的科举上,即便要放,也应该早个几百年,在汉唐还行,毕竟背后有世家大族控制,明清就不太可能出现这种人物。〗
〖历史发明家的最新研究是:以于谦为首的江南大地主阶级联合文官一起干的卖国谋利运动,他们一边制造对外战争失利,一边扶植傀儡势力,皇帝怎么有错呢?那是最大的受害者!〗
〖按他们的说法,顶级大地主于谦前脚能联合文官操控军队哗变,在土木堡给堡宗送了,后脚堡宗复辟的时候,在手握兵权的情况下,直接躺平不反抗任人宰割了。〗
〖哈哈,他们说送死是于谦的小资利己性,躺平挨刀是于谦的小资软弱性。〗
〖或许刚开始他们也没有想捧英宗,只是想黑文官,后面越传越广,理论就开始失控了。〗
〖他们的理论大概是这样的:地主老爷和佃户是一伙的,老爷心善,管家和家丁太坏了。〗
清朝,乾隆年间。
“哈哈,就这也敢骂大清修的明史有问题?”乾隆嗤笑道。
乾隆想不通,能把土木堡之变说成的文官阴谋的后人,是怎么有脸说清修明史有问题的?
朕的大清修的再差,也不可能比你们说的更差。
大明,正德年间。
“我勒个昊天上帝,洪武太祖爷啊。”
朱厚照万万没想到还可以用如此新奇的角度来给土木堡之变解释。
英宗爷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若是早知道可以这样,史书何至于如此记录他?
朕知道文官是个团体,但有没有可能他们内部也分帮分派、并不统一?
土木堡之变,除了武将勋贵们,光朝堂重臣就死了五十多位,其他朝臣更是不计其数。
他们要是真能如此统一,有如此大无畏的精神,干点什么不好,非要去送死?
只需要统一意见,完全可以架空皇帝。
他们若是真是如此蠢就好了,朕又何必煽动......额,宁王早有预谋要造反,朕不过是锦上添花,给了他一点点小小的助力而已。
“文宜,你说朕要是用这个理由找文臣的麻烦,如何?”
“义父……”江彬不知如何开口。
真用这个理由收拾文臣,在史书上的名声能落个好?
怕是要与商纣、隋炀并列吧。
“哈哈,朕开玩笑的。”
“朕现在就等宁王起兵了,造反是灭族的大罪,可比这个理由正当多了。”
大明,天顺年间。
天顺皇帝朱祁镇与大臣们默契的当这个视频不存在。
起居郎本来按照吩咐如实记录天幕文字,但记录到“思潮”二字,便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直接停笔。
而后,又提笔把题目【文官的阴谋】以及抄录的第一句话涂抹掉。
朱祁镇和文官连咒骂后人的心思都没有。
土木堡就别提了……这是笔糊涂账,就让他过去吧。
大明,景泰年间。
“皇兄,何至于此啊~”
看见这个视频,朱祁钰又想起了昨夜自缢的皇兄,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陛下,太上皇已逝,亡者不可复生,陛下万万要保重龙体。”
“太上皇在天之灵也不忍让陛下伤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