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渔火孤塔与海浪的信笺

“以前是家养的,”马伯叹了口气,“主人走了,它们就野了。以前每峰骆驼都认识路,能在夜里凭着星星找到水源,现在……怕是也忘了。”

艾琳娜注意到,广场边缘有口枯井,井口盖着块厚重的石板,上面刻着个“水”字。

她试着推开石板,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井底竟还积着些浑浊的水。“这井还有水?”

“是‘甘露泉’,”马伯眼睛亮了些,“百年前挖的,再旱的年景都没干过。三年前风沙太大,把井口埋了,我上个月才把它挖出来。”

他从怀里掏出个羊皮袋,倒出些种子撒在井边,“是从老家带来的梭梭籽,试着种种看,说不定能活。”

小托姆突然指着货栈的墙壁:“那是什么?”只见墙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号,像文字又像图画,有的像骆驼,有的像星星,还有的像河流。

“是‘路引符’,”马伯的声音带着敬畏,

“老辈人刻的,说能给商队指路。这个像星星的,是说遇到迷路的夜晚,跟着北斗星走;这个像河流的,是说沿着塔里木河能找到水源。”

他指着其中一个模糊的符号,“这个我也看不懂了,镇上的老人们都走了。”

风突然大了起来,黄沙卷起,迷得人睁不开眼。马伯拉着众人躲进货栈:“是沙暴!以前商队遇到这个,就靠这土房躲灾。”

透过门缝,只见风沙像黄色的巨浪,拍打着断墙,那些野骆驼惊慌地乱跑,竟朝着沙漠深处跑去——那里根本没有水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它们忘了路!”马伯急得直跺脚,“以前老骆驼会带着小骆驼找避风港,现在……”

艾琳娜看着墙上的路引符,突然明白这些符号的意义——那不是简单的标记,是前人用生命换来的经验,是刻在大地上的记忆。

她对马伯说:“我们可以把这些符号画下来,告诉后来的人是什么意思。”

接下来的几日,风停后,众人开始清理废墟。马伯辨认符号,小托姆画图记录,艾琳娜则用带来的工具加固货栈的墙壁。

他们还在甘露泉边挖了条引水渠,收集雨水,撒下的梭梭籽竟真的冒出了嫩芽,嫩绿色的叶片在黄沙中格外显眼。

有支科考队恰好路过,看到他们整理的路引符,兴奋地说这对研究古丝绸之路有重大意义,当即决定留下来协助发掘。

马伯的儿子也从城里回来了,他开了家旅游公司,说要把驼铃镇改造成“丝路遗址公园”,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故事。

离开驼铃镇时,马伯送给他们每人一个小小的铜铃,就是他常摩挲的那只“引路铃”。

“带着它,”他把铃系在骆驼的鞍具上,“走到哪,都别忘了来路。”

骆驼队踏着黄沙前行,铜铃在风中“叮铃”作响,与远处隐约的驼铃声呼应。

小托姆摇着铜铃,看着黄沙中渐渐长高的梭梭苗,突然问:“下一站去哪?”

艾琳娜望着东方的绿洲,那里隐约有片稻田的轮廓。

“听说那边有座‘稻花村’,村里的老井能种出最香的稻米,只是现在,井里的水越来越少了……”

风沙掠过断墙,像在低声诉说着过往的繁华。

艾琳娜知道,无论是丝绸之路上的驼铃,还是刻在墙上的符号,只要有人愿意弯腰拾起,愿意为它们拂去尘埃,那些被风沙掩埋的记忆,就永远不会真正消失。

就像那口甘露泉,看似干涸,实则藏着生机;就像那些路引符,看似模糊,实则指引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