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微微顿了顿,双手抱拳,上前一步,目光望向高坐龙椅之上的赵佶,继续说道:“官家,江南叛乱方才平息,百废待兴,局势仍动荡不安。此时江南急需一个能总揽全局、调度各方的机构来稳定局面、安抚百姓、重建秩序。”
“都护府能迅速应对地方事务,整合资源,恢复民生。一旦仓促撤销,各方政令难以及时统一,极易引发新的混乱。”
“所以,都护府实乃江南稳定之关键,不可或缺,还望官家恩准,保留都护府,以保江南长治久安。”
上方帝座上的赵佶还未有所反应,左侧文臣之中的蔡京顿时出列斥道:“大胆武植,你在江南私设机构,简直就是不把官家及朝廷放在眼中。如今官家欲撤,你还敢如此强词夺理,我看你就是想要密谋造反。”
此时的赵佶脸色已微微不悦,他没想到武植会反驳自己的命令。因此,听到蔡京之言后他并未出声,而是抬目望向了下方的武植。
大殿内气氛沉重,而武植压根没有理会蔡京的呵斥,他抬头望向帝座上的赵佶说道:“官家,江南七路饱受战乱,税赋亏空。朝廷对这七路之地的税赋一直缺失。官家要是让江南都护府存留,明年这七路的税赋,微臣保证,要比往年税收多收五成!”
武植话音刚落,原本面色阴沉的赵佶神情猛地一震。他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直直地望着下方的武植,心中却暗自思忖:去年江南七路之地的税赋总共才一千二百万贯,而今年因为受到方腊、王庆叛军的影响,可以说是税赋全无。倘若明年能比去年多收五成,那可就是一千八百万贯了。
“武爱卿可得想清楚了,朝堂之上,绝非儿戏!”赵佶神色一凛,目光锁住武植,脱口而出。
武植面色平静,拱手对着赵佶说道:“臣愿以顶上乌纱作保,如若明年江南七路税赋达不比往年多出五成,臣自愿辞去宰相之职,为官家永镇边关。”
武植话音一落,整个紫宸殿内气氛顿时凝重无比。宰相韩忠彦、赵挺之等大臣神色露出复杂之态,而蔡京则是面露喜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整个江南七路才刚刚经历战乱,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在众人看来,想要让明年的税赋比往年增加五成,实在是难如登天,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可眼下,武植竟以宰相之位作保。在众朝臣看来,此乃必输之局。
蔡京则赶忙上前拱手对着上位的赵佶说道:“官家,既然武丞相有如此大的口气,那不妨同意他又如何?只要明年江南七路税收不足一千八百万贯,便是欺君之罪。”
帝座之上,赵佶目光紧锁武植,面色微微动容。武植愿以丞相之位担保,来年江南税赋较往年增加五成,这消息于赵佶和朝廷而言,不啻于久旱逢甘霖。
此时大宋国库空虚至极,若明年江南税赋真能增加,朝堂各项开销不仅能得以缓解,还能有盈余,如此一来,他一心追求的修道大业所需费用也有着落了。
紫宸殿内寂静无比,许久,赵佶突然出声道:“好,既然武爱卿以丞相之位作保,那朕就保留江南都护府。不过,若明年江南税赋未达一千八百万贯,朕便要送武爱卿去太原赏雪了。”
武植拱手抱拳:“官家放心,明年微臣必定让江南七路税赋达一千八百万贯。不过,微臣希望官家能够下旨,宣告将江南七路军政民事统辖统归江南都护府管辖。”
赵佶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对着身旁的内侍说道:“拟旨昭告天下,江南七路诸事,今后便由江南都护府统辖,文武官员皆由江南都护府任免处置。”
内侍闻言,立刻领命,匆匆退下拟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