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明白赵佶为何突然有此提议,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身为文臣,削减军队开支对朝堂财政和自身职责而言,确实是件好事。权衡之下,他拱手抱拳,领命应下。
翌日早朝,垂拱殿内,武植将四支驻守在京畿之地的禁军调动事宜汇报完毕后,便回归了自己的位置。
此时,帝座上的赵佶目光看向了户部尚书唐格。唐格见此,连忙跨步出列,拱手抱拳对赵佶说道:“官家,微臣有事启奏。”
赵佶面上闪过一丝喜色,开口说道:“唐爱卿,有何要事,直言便是。”
“官家,当下我大宋禁军数量庞大,尤其是龙卫、捧日、天武、虎翼这四支军队,每支兵力足有五万之众。每日光是粮草供给,便耗费甚巨。”
他微微停顿,目光不动声色地望向了武植,继续说道:“微臣忝任户部尚书,主管国库收支,如今国库储备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开支。恳请官家斟酌削减禁军人数,以保国库充盈,维持朝廷各项事务平稳运转 。”
唐格话音一落,作为户部左侍郎的钱即闻言便想出列反驳,却见武植对他使了一个眼色,钱即当即止住身形。刚刚迈出的脚又收回了队列中。
上首的赵佶听闻唐格所言,脸上瞬间堆满了佯装出的吃惊神色,提高音量道:“什么?竟已到了国库难以供给禁军的地步?”
说完,他还煞有介事地长叹一声,满脸忧虑,随后缓缓将目光投向下方站于前列为首的武植,和声问道:“武爱卿,你身为左丞相,又兼任枢密使,如今朝廷禁军数量委实过于庞大。此事关乎军国要事,不知武爱卿有何高见啊?”
武植听到赵佶的询问,面色平静,拱手说道:“官家,我大宋军队的确庞大,特别是驻扎在各路的军队,如今将近百万之数。可以削减各路驻军,但龙卫、捧日、天武、虎冀四支军队乃是为了将来收复燕云十六州扩疆之用,万万不可削减。”
唐格听闻武植所言,心中一紧,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武相此言差矣!如今各路驻扎的军队,大多是由各路自行筹备物资。可龙卫、捧日、天武、虎翼这四支军队却不同,他们的一切供给,皆依赖朝廷国库,每日消耗巨大。要削减军队数量,当务之急理应从这四支军队入手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旁边的右相韩忠彦、副相赵挺之、蔡京三人见状,脸色闪过笑意,也纷纷说道:“唐大人所言不错,武相,削减军队,便从这四支军队入手最为合适。”对于削弱武植权力的事情,他们三人都乐意为之。
帝座之上的赵佶,不动声色地将朝臣们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暗自满意,微微点头后,目光径直看向武植,和声说道:“武爱卿,诚如你所言,这四支禁军肩负抵御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重任。若将它们全部撤销,自然是不妥当的,可不削减,如今国库难以承受。”
“依朕看,除了已经北上沧州的虎翼军,和驻扎在西京河南府的天武军,这两支禁军的粮草,依旧由朝廷供给。至于剩下的龙卫军和捧日军,爱卿能否斟酌一番,将其适当削减呢?”
武植见此,轻叹一声,他听着赵佶的话语,看着朝中群臣的反应,知晓这赵佶是忌惮自己的权柄了,想要削弱自己在军队中的掌控权。可如今,武植已向着权臣之路迈进,根本不可能放弃对军队的掌控。
他抬目望向赵佶,拱手抱拳说道:“官家,这四支禁军关系到今后抵御辽国和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百年大计,怎可轻易削减?此事,微臣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