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丫头还看不出什么,但另外三个儿子虽小,却已经有了闫埠贵那么一两分抠门算计的模样,在曹魏看来,这完全属于近墨者黑了属于。
而在闫埠贵的对门,住的也是一家轧钢厂的工人家庭,姓孙,这一家人平时比较随和老实,院子里有什么大事小情纯属随大流的那类。
中院两间东厢房为道德天尊两口的住处,每天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一大妈随和,一大爷每天也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他家对门则是贾家与赵家,两家一家一间西厢房,其中赵家情况和前院孙家一样,重点则是在贾家。
一家四口挤在一间房中生活,甚是憋屈,所以贾东旭结婚之前,鼓动了道德天尊易忠海,高举道德大棒,强行从何雨柱那里忽悠了一间西耳房,扩成了一间半的房间。
据分身曹休介绍,当时何大清跑路,十五岁的何雨柱带着六岁的何雨水,一边给酒楼当学徒拿着微薄的工资,一边经常去菜市场捡一些别人不要的白菜帮子度日,生活过的十分困苦。
直到易忠海高举道德大棒,给徒弟拿下了那间耳房之后,两兄妹得到易忠海的接济,明面上的生活才看上过的宽裕了一些。
而实际上则是,何雨柱下班回来之后,道德天尊就对着两兄妹一副嘘寒问暖的模样,等何雨柱出门,就对何雨水不管不问,甚至时常装聋作哑,导致何雨水的生活一直过的是饥一顿饱一顿。
甚至几次何雨水中午饿的饥肠辘辘,打算在道德天尊那里讨一口吃的,都被易忠海以家里没有吃的给赶走了。
而院里其他人见此,也有样学样,包括后院把何雨柱当亲孙子看待的聋老太见何雨水上门也是视而不见,甚至何雨水央求时间长了,还会拿拐杖打何雨水,逼得何雨水最后只能以凉水充饥。
整个院里若说是对何雨水心存善念的,也就剩下了一血达人许大茂这个被人们誉为真小人的一家,偶尔见何雨水可怜,会暗地里接济她一些吃的。
分身曹休以前也经常接济何雨水,还告诉她,不要在意外人怎么看,只要是饿了就来他这吃东西就成,家里不差她那一口吃的。
不过这丫头是个死心儿还好面儿,只要不是饿到实在受不了了,就从来不会来他这讨吃食,即使来了,也会吃饱饭之后,把分身曹休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才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