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高丽国就不担心,大宋如若覆灭,大辽不会把矛头指向自己?”
耶律良才默然了一声,质问道:“这么说来,宋辽之间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了了?”
尽管范仲淹镇定自若,内心却早已七上八下。
如果辽国真的与高丽联手,大宋的处境……难以想象。
“老夫已然说过,看在两国同盟情谊上,大宋可以援助大辽度过难关,但前提是,大辽必须答应老夫的条件。”
耶律良才听到这里,眼中立刻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大宋终究还是心虚了!
“不知是什么条件?”耶律良才道。
“首先,归还幽云十六州。”
“其次,这三十万两岁币,应当被视为大宋对大辽的援助,而非屈辱的纳贡。”
“如果大辽能够接受这两个条件,或许还有进一步商讨的空间。”
“反之,大宋不惧与大辽一战。”
“想必耶律将军也听说了大宋边境的战事,西夏的骑兵所向无敌,攻城拔寨,无往不利。”
“然而山川口一战,西夏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敢问耶律将军,大辽兵马与西夏骑兵相比,又有多少胜算?”
听到这里,大宋的百官们无不感到热血沸腾,士气高涨。
包拯这次的表现,是真的给大宋长脸了。
如果没有这场胜利,大宋又怎能有足够的底气与契丹人进行谈判呢?
耶律良闻言,放声大笑:“李元昊有勇无谋,不过一莽夫而已。大宋此次胜利,不过偶然,不足挂齿。”
范仲淹也跟着大笑起来:“我们大败西夏骑兵,斩首十万,连西夏的精锐铁鹞子军也全军覆没,党项首领李元昊也险些被我们活捉。”
“如此辉煌战绩,想不到在耶律将军看来,却只是小胜,呵呵,这未免言不由衷,大言不惭。”
“老夫倒是想问问,耶律将军号称大辽第一神威将军,可曾为大辽打过如此胜仗?”
论耍嘴皮子,大宋自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作为大宋的首辅大臣,范仲淹在文学上的成就,有目共睹,无疑是大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即便是后来的大宋文宗欧阳修和苏轼,在范仲淹面前,也只能算是晚辈,只有膜拜的份。
“这……”耶律良才一时语塞,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