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来自包拯的灵魂拷问

“父王,包大人说得至情至理,一语中的,大宋的确该站起来了,父王不可再执迷不悟,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让大宋不堪重负,若再不思变,大宋就永远也爬不起来了。”

八贤王瞥了儿子一眼,没有接话,目视包拯:“包大人所说或许对吧,但让武将掌权,终究是一个隐患,其中的风险,也不用本王多说了吧!”

“的确如此,武将掌握兵权,自古都是国家最大的隐患。”

“但包拯还是那句话,只要合理制约,又何来隐患一说?”

“难道让只知道求和的士大夫统兵,让大宋长期在游牧民族的欺凌之下忍辱偷生,就不是隐患了吗?”

八贤王若有所思:“该如何制约?”

包拯又喋喋不休、苦口婆心地解释了一番。

八贤王倒抽了一口凉气:“如此说来,大宋非变不可了?!”

“是的王爷!”

包拯肯定地回答,八贤王既然问出这话,说明他内心里已经接受了。

“变法想要顺利推行,还需要王爷的鼎力支持。”

“唔!”八贤王点点头。

“多谢王爷!”包拯由衷感谢。

“包大人何必谢本王,你一心为我赵家江山社稷着想,理应本王谢你才对。”

包拯笑笑,心里突然暖和了起来。

能遇到赵祯这样的明君,遇见赵德芳这样开明的王爷,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大宋距离崛起已经不远了。

包拯随即告退。

前脚刚走,晏殊、文彦博、张方平等一众士大夫便又相约而至。

“王爷,您乃是大宋的顶梁柱,大宋的中流砥柱,千万不能和皇上一样,被包拯给迷惑了。”晏殊说道。

赵德芳淡淡一笑:“几位大人,是非曲直,本王还分得清楚。”

几人闻言,只道八王爷没有听包拯的话,心里高兴不已。

只要八王爷反对包拯,那么此事就绝不可能行得通。

然而,几人高兴不到两秒钟,赵德芳的话如同冷水一般泼在了他们的心上。

“本王倒是觉得,包拯说的不无道理,大宋积弱已久,的确是该变一变了。”

此言一出,几人心中骇然,惊恐万状。

“啊……”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