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正式开始三小时整,防空导弹营接收命令后,突然更换营地。
参谋长命令于半小时之前下达,自行火炮营需要三小时之内,拿下T92高地,借助高地优势,将打击范围尽可能放大,随时准备针对蓝军的重型火力实施打击。
同时坦克营一连协同这次换防行动,以保证抢占高地行动顺利进行。
演习开始四小时十三分,防空导弹营防守基地遭遇武装直升机试探性打击,探测雷达损毁。
随即参谋长命令下达,防空导弹营即刻转移,更换防御阵地。
一小时后,防空导弹营离开原驻守基地,如此一来,整个数字化装甲合成旅就此被拆分了。
而且还是在旅长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分别被一道‘命令’拉扯的分崩离析。
“这就是合成旅呀,我感觉,这装甲九旅还比不上当初的DA师呢!”
当年跟DA师有过交手经历的邓久光,抱着狙击枪紧盯着远处的防空导弹营车队,嘴里喃喃自语道:“真不太明白,这样的部队究竟能有多少作用,那么多的老兵,就因为一个合成部队的概念,无奈的离开军营,真不知道这个理念被推出来,是不是被国外那些老外给忽悠了。”
邓久光当年上军校,学的是专项的狙击战术,在专业性方面很强,但在合成部队这方面了解不算多。
而且……这老哥以前是海军,对于陆军的合成部队作战模式,属于是后来才开始接触的。
也就是这些年,交手算是比较多一些,相关的一些理论概念,也学了个七七八八,但要说成效……他就觉得有点一言难尽。
战斗力……说实话,邓久光所见过的,能真正拿出手的战斗部队是真的不多。
“谁说合成战术多余了?”
温涵背靠在一棵大树边上,在电子地图上不断的进行测算,头也不抬的回应一句:“合成战术是未来的大趋势,协同作战的理念大部分的军事强国都在细化研究。”
“所以合成部队将是一种未来大规模作战的主要趋势,集团军、合成旅、合成营就是未来的主要军改方向。”
“合成部队的组建,也不是没有成功的,至少我之前见过的第四合成旅在石青松那老狐狸的手下,是真的练出了战斗力。”
“至于你说,比较失败的……装甲九旅就是个典型,或许在过几年,他们还能完成战斗力的转化,但眼下……士兵素质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DA师……只能说是一个实验性质的部队,摸着石头过河,你也不能要求他们更多了,精简之后的DA师,在战斗力方面,百分之百可以碾压现在的装甲九旅。”
近些年,国内的合成部队,快速的组建,往往挑选的都是一些老资格的英雄连队。
温涵见过太多了,但他一直觉得这种做法,多少有点过于理想化了。
想想也知道,这些英雄连队哪一个不是悠久历史,进入部队的那一刻,就带上了一身的傲气,都是英雄部队啮合在一起,这些部队谁协同谁呀?
就好像李云龙要打平安县城, 一营说要打主攻,二营直接把意大利炮都拽出来了,各个实力强都想抢这个主攻的位置,可都去打主攻了,谁来辅助、谁来提供后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