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纵深理论很多人觉得过时了,事实上作战理论哪里有过时这一说?
无非就是这个作战理论,打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老毛子自己量身定做的,欧洲各国没办法效仿,这种战术理论对于后勤压力非常庞大,没有相对应的国力,根本就不要妄想这种战术展开。
大纵深战术需要大规模炮击压制战场,机械化部队穿插形成包抄,步坦炮协同正面冲击,空降部队机降断后,战术航空兵夺取制空、阻隔压制后续增援部队,以夺取完全的制战场权。
以上,只是最基本的作战规律,能不能完成就很难说。
说白了,这种战术强调的是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式打击,全力向敌人的内部推进,挤压生存空间。
很多国家在战后研究过程中,即便是承认这种战术有可取之处,却依旧有很多讽刺的声音,认为有那种作战后勤,别说是一波接着一波的打击了,一波过去牵条狗都能赢。
关键是谁有那种庞大的后勤,以及完备的作战体系和装备?
而闪电战则有所不同,这是欧洲那些国家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战术模式,以小博大的机会。
毕竟成功的先例就在那摆着的,一个德国横扫欧洲,一路打进西伯利亚,战术核心元素就三点:速度、奇袭、集中。
这种战术的核心,其实《孙子兵法》中就有记述:“进而不可御者,速也。”
四个字就能概括:兵贵神速!
目前来讲,温涵代为指挥的蓝军,从打开局就是使用了这种快速、奇袭的战术,在短时间之内,拿下了足以喜人的战果。
而且逼得红方总指挥无奈退兵,打算利用大纵深理论牵扯战场。
不得不说,对方的战术选择很成功,至少温涵暂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能够攻破对方的封锁线。
正面战场被牵制,那么温涵只能选择从另外一个方向打乱他们的战线联合。
方法主要就是……释放战俘。
是的,从对方撤兵开始,温涵就已经在做这个打算了,之前让蒋小鱼招降,只能算是一部闲棋,到是没想到这一步这么快就能用的上了。
而且蒋小鱼三人还得负责,将战俘送回红方营地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