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朗从一处阵地中走出来,一把扯掉了头上帽子,一只手搭在齐桓的肩膀上,咧着嘴也不知道是应该哭还是应该笑,无奈的摇头说道:“这就是他说过的战斗节奏,掌握了战斗节奏,就能一直牵着对手的鼻子走,而失去了节奏,往往就很难在夺回来。”
“红方这一次,就输在了登陆战让蓝军进入的太容易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老婆……也正常。”
齐桓对于小规模的局部作战,必然是经验丰富的,但他从一开始,所学的就是特种作战,针对性较强,局限性也很大。
那种烈度不高的作战,其实也涉及不到多少战斗节奏的问题。
但他依旧觉得温涵这一次的作战指挥,打的很神,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内。
实则他不明白的那个所谓的战斗节奏,就是他所看到的那种掌控力。
“我是不太懂,但我觉得副参谋长的指挥能力很牛。”
齐桓环视一圈,确认周围布置的狙击手依旧在警戒,四周也没有什么异动,这才关掉了通讯设备说道:“虽然我觉得,副参谋长把矛头对准了我们自己人,这件事有点不地道,但是我对他的本事还是非常敬佩的。”
“至少就他这个年纪,我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别说这么大规模的作战指挥了,一个中队我都不敢接手,压力太大了,就凭这一点,就齐桓就佩服他。”
“再加上,他在中线和后线区域的布置作战,以及各种牵制打法,我能看懂的都不多,有点那个诸葛亮呼风唤雨的味道了。”
齐桓跟温涵很熟悉,两人不在一个大队,但之前一起削南瓜建立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
当初要不是袁朗横竖挡着,齐桓保不齐就是夜不收的突击队长了。
对于这个年轻的参谋长,他是非常服气的。
“呼风唤雨个屁,这你也敢想,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清楚?”
一想起这件事,袁朗就一肚子牢骚,一屁股坐在了旁边的沙袋上,掏出一根香烟点上,轻轻呼出一个烟圈儿说道:“他这个呼风唤雨,还是我之前跟他说起过,想要打赢一场阵地战,必须跟当地的‘土地公’攀攀交情。”
“同样的话,我记得跟你也说过,还记得你当时怎么回应我的吗?想知道他当时跟我回应了一句什么吗?”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每一场作战,都应该提前了解一个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熟悉地理环境,以及当地人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