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的猜测成真了,三个月后,在娄氏轧钢厂工作的易中海,带着妻子最先入住,住进了中院的东厢房,与儿子傻柱做了隔壁的邻居。
易中海刚住进大院里,何大清就发现,他明显以前就和龙太太认识,但他并没有那个好奇心去找原因,毕竟,自己以前也和龙太太认识。
很快,这个院子里陆续住进了很多户人家,先是贾家经易中海牵线入住,接着就是许伍德的许家、刘海中的刘家陆续住了进来,他们都是从龙太太手中买的房,是自家的私产。
1944年,何大清和李虹玉又添了一个女儿,就是何雨水,不幸的是,1948年来了,李虹玉一病不起,随后仙逝,接着,阎家也住了进来,人员越来越多,95号四合院越来越热闹。
而经过十几年的时光,以前的龙太太也荣升为龙老太太,又因为她经常装聋作哑,喊着喊着,就变成了“聋老太太”。
至于称呼,因为后来进来的孩子都叫龙太太为奶奶,何雨柱也跟着叫了起来,没有再叫她太太。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易中海两口子开始与聋老太太越走越近,慢慢的还肩负起了平时照顾她的责任,当然,也仅仅就是照顾,还没到天天做饭给他吃,天天给她的倒马桶的地步。
建国之后,聋老太太当机立断,直接找到军管会,将95号四合院还未卖出的房子直接捐赠,自己只住在后院的三间正房。
梦境之中,何雨柱脑海中不断的浮现出和聋老太太有关的画面,这些画面,应该就是保存在他脑海之中最深处的记忆。
今天回到四合院中,第一次见到聋老太太,刺激的他将这些深层记忆翻了出来。
这时,梦境之中,聋老太太再次登门,慈眉善目的笑着,奇怪的是,她的样貌竟变成了十几年后的形象,手中已经握着今天还没出现的拐杖,而且,看那拐杖的样子,分明就是以后那一根。
“柱子,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想牵个线。”老太太开门见山,直接说明了来意。
“老太太,你是要给我介绍对象吗?”何雨柱很是疑惑。
聋老太太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然后说:“不是。你这孩子,还没满18岁,就想媳妇了?以后太太再给你找,找个好的、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