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拜访师父

说起何大清这个人,其实评价起来有点儿复杂。

说他靠谱吧,他那么多师兄弟,个个厨艺高超,他竟然没有给儿子傻柱找一个正式的师父,只让他成为了两位大厨的记名弟子,要知道,正式弟子和记名弟子可是有很大的区别,最起码和师父的关系,和正式徒弟相比就远了点儿。

说他不靠谱吧,他除了自己教儿子做鲁菜,又给儿子找了一个教川菜的师父,要知道,在四九城一直有一句话,叫做官吃鲁,文吃淮,贩夫走卒吃川菜,从人数基数上面也知道,川菜的市场可比鲁菜、淮扬菜、粤菜大得多。

不仅如此,他竟然还想办法把何雨柱安排去了津门学清真菜,要知道,不仅清真菜的服务对象比较特殊,而且就从菜系方面讲,也有其特殊性,清真菜是以鲁菜为基础,兼融合淮扬菜。

大家都知道,何大清家的家学是谭家菜和鲁菜,而谭家菜擅长烹饪海鲜,同样擅长烹饪海鲜的,还有粤菜。

那么,从以上信息就可以看出,不管是何大清有意或者是无意间的安排,却让何雨柱接触到了川、鲁、淮、粤四大菜系,并且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那时,勤行可是有三年学徒、两年效力的规矩。

但何雨柱只是师父的记名弟子,虽然学的可能不到位,却免去了两年效力的麻烦。

所以说,何大清的做法,颇有些乱拳打死老师父的感觉!

如果真的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傻柱甚至有可能成为一名集川、鲁、淮、粤四大菜系为一身的名厨,即使不能开宗立派,但成为国宝级大师还是有希望的。

遗憾的是,就在这个1952年,首先是何大清陷入美色而不能自拔,最终不得不离京出走保城。

而傻柱在何大清离京之后,人直接犯轴,不仅断了所有与何大清有关的关系,就连自己的师父,他都没有再联系。

断了自己的师承,又进入缺少高端食材的轧钢厂食堂当学徒,傻柱直接就成了一名野厨子,这个下坡路走的,非常让人无语。

什么野厨子?

首先,野厨子没有师承。

传承对艺德名声非常看重。

真正有传承的名厨,对厨子不偷、五谷不收这句话都是深恶痛绝,因为名厨根本就不缺钱粮地位,本身在后厨直接就能吃饱吃好,能带菜也是饭庄直接定的福利,拿的也是折箩菜,也就是客人吃剩下的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