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禅锋展露

夜色如墨,汴京城上空乌云密布,隐隐有雷声滚动。雨点还未落下,但空气中已弥漫着潮湿的气息。汴河两岸的柳树在风中摇曳,枝条如鬼手般伸向河面,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赵佶身披一袭素白僧袍,头戴斗笠,手持一柄玄铁剑,独自站在汴河畔的三角堰上。他的目光如深潭般沉静,却又隐隐透出一丝难以捉摸的锋芒。雨水终于落下,打在他的斗笠上,发出“噼啪”轻响。他的身影在雨中显得格外孤寂,仿佛与这喧嚣的尘世格格不入。

“官家,夜深雨急,何不回去歇息?”一个低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赵佶并未回头,只是淡淡说道:“澄观大师,朕已非官家,只是一介出家人罢了。”

澄观大师缓步走到赵佶身旁,手持一串佛珠,目光深邃如海。他是少林寺的高僧,也是赵佶出家后的引路人。两人并肩而立,沉默片刻后,澄观大师开口道:“禅心难渡,红尘未了。官家心中所念,可是那青龙门之事?”

赵佶微微点头,目光依旧凝视着河面。“青龙门乃是西夏暗桩,潜伏汴京多年。朕本以为玄武闸是他们的目标,却未料到真正的杀招藏在青龙门。若非柳如烟临终前画下血符,朕至今还被蒙在鼓里。”

澄观大师轻叹一声:“柳施主虽为唐门中人,却心怀大义。她的死,老衲亦感痛心。”赵佶握紧手中的玄铁剑,指节微微发白。“柳如烟为救朕而死,此仇不报,朕心难安。”

雨势渐大,河面上泛起层层涟漪。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数十名黑衣人从雨中现身,手持利刃,目光冰冷。为首之人冷笑道:“赵佶,你果然在此!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赵佶缓缓转身,目光如电。“西夏的走狗,也敢在朕面前放肆?”他话音未落,玄铁剑已出鞘,剑光如虹,直取为首之人咽喉。黑衣人猝不及防,慌忙举刀格挡,却被赵佶一剑震退数步。

澄观大师双手合十,口中默念《金刚经》。佛珠在他手中流转,散发出淡淡的金光。黑衣人见状,纷纷挥刀冲向赵佶。赵佶身形如电,剑光所至,鲜血飞溅。他的剑法凌厉而优雅,每一招都带着帝王般的威严。

然而,黑衣人人数众多,且个个身手不凡。赵佶虽武功高强,却也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就在此时,澄观大师突然出手,一掌拍向一名黑衣人。掌风如雷,黑衣人应声倒地。澄观大师沉声道:“官家,老衲来助你!”

两人背靠背,与黑衣人展开激战。雨水混合着鲜血,染红了汴河畔的土地。赵佶的僧袍已被鲜血浸透,但他的目光依旧坚定。他知道,今夜若不将这些西夏暗桩铲除,汴京必将陷入更大的危机。

激战正酣,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一队禁军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童贯。他尖细的嗓音在雨夜中格外刺耳:“官家,老奴来迟了!”赵佶冷哼一声:“童贯,你来得正好!”

童贯挥手下令,禁军骑兵迅速加入战斗。黑衣人见势不妙,纷纷撤退。赵佶并未追击,只是冷冷地看着童贯:“童贯,你可知罪?”童贯脸色一变,慌忙跪下:“官家,老奴不知何罪之有?”

赵佶目光如刀:“青龙门之事,你当真不知?”童贯额头冷汗直冒,颤声道:“官家明鉴,老奴确实不知!”赵佶冷笑一声:“罢了,朕今日暂且饶你一命。但若再有下次,休怪朕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