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锋谷内,雾气缭绕,仿佛一层薄纱笼罩着整个山谷。赵佶一行人站在茅屋前,心中忐忑不安。禅锋大师的态度冷淡,言语间透露出对大宋命运的悲观,这让赵佶感到一阵无力。然而,他深知此行关系到大宋的存亡,绝不能轻易放弃。
“大师,大宋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若能得您相助,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赵佶再次恳求道。
禅锋大师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手中的长剑微微一动,剑锋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赵佶,你身为大宋皇帝,却让天下陷入如此境地,有何颜面来求我?”
赵佶心中一痛,低声道:“大师所言极是,朕确有失职之处。但如今大宋危在旦夕,朕愿以性命相托,只求大师出手相助。”
禅锋大师沉默片刻,忽然站起身来,长剑一挥,指向山谷深处:“你若真有诚意,便随我来。”
赵佶毫不犹豫地点头:“愿随大师前往。”
韩世忠和展云翔对视一眼,心中虽有疑虑,但也只能跟上。梁红玉伤势未愈,脸色苍白,却依旧咬牙坚持,紧紧跟在赵佶身后。
禅锋大师带着赵佶一行人穿过山谷,来到一处陡峭的悬崖前。悬崖下方,云雾缭绕,深不见底。禅锋大师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赵佶:“赵佶,你若真想请我出山,便需通过我的试炼。”
赵佶心中一紧,但仍坚定地说道:“请大师明示。”
禅锋大师指了指悬崖下方:“此崖名为‘剑锋崖’,崖底有一柄古剑,名为‘禅锋剑’。你若能下到崖底,取回此剑,我便答应出山助你。”
韩世忠闻言,脸色一变:“大师,此崖深不见底,官家乃万金之躯,怎能冒险?”
禅锋大师冷冷一笑:“若连这点勇气都没有,又如何能拯救大宋?”
赵佶深吸一口气,抬手制止了韩世忠的劝阻:“世忠,不必多言。朕既然来了,便已做好一切准备。”
说罢,他转身看向悬崖,心中虽有些恐惧,但更多的是坚定。他知道,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
“官家,属下愿代您前往!”展云翔上前一步,抱拳说道。
赵佶摇了摇头:“云翔,你的心意朕心领了。但这是大师给朕的试炼,朕必须亲自完成。”
梁红玉虚弱地走上前,握住赵佶的手:“官家,小心。”
赵佶点了点头,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放心,朕一定会回来。”
赵佶站在悬崖边缘,低头看向那深不见底的深渊,心中虽有些发怵,但想到大宋的百姓,他咬了咬牙,开始寻找下崖的路径。
禅锋大师站在一旁,冷冷地看着他,手中的长剑依旧泛着寒光。韩世忠和展云翔则紧张地注视着赵佶的一举一动,生怕他有什么闪失。
赵佶沿着悬崖边缘,找到了一条狭窄的小路。这条路几乎被杂草和藤蔓掩盖,若不仔细查看,根本无法发现。他小心翼翼地拨开藤蔓,一步步向下攀爬。
崖壁陡峭,赵佶的双手被岩石划破,鲜血顺着指尖滴落。但他咬紧牙关,继续向下。每走一步,他都感到脚下的岩石在松动,仿佛随时会崩塌。
“官家,小心!”韩世忠在崖顶喊道,声音中充满了担忧。
赵佶没有回应,全神贯注地向下攀爬。他知道,自己不能分心,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深渊。
终于,经过漫长的攀爬,赵佶来到了崖底。崖底雾气更浓,几乎看不清前方的路。他喘着粗气,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开始寻找那柄传说中的“禅锋剑”。
崖底一片寂静,只有溪水潺潺的声音在耳边回荡。赵佶沿着溪水前行,心中暗自祈祷能尽快找到那柄古剑。
忽然,他的脚下一滑,险些摔倒。低头一看,发现地上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几个模糊的字迹:“禅锋剑,藏于剑冢。”
赵佶心中一喜,连忙顺着石碑所指的方向走去。不久,他来到一处山洞前。山洞入口被藤蔓遮掩,若不仔细查看,很难发现。
赵佶拨开藤蔓,走进山洞。洞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他摸索着向前,忽然感到脚下踩到了什么东西。低头一看,竟是一具白骨。
赵佶心中一凛,但很快镇定下来。他知道,这具白骨可能是曾经来此寻剑的人,最终未能成功。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向前。
终于,他来到了山洞的深处。洞内有一处石台,石台上放着一柄古朴的长剑。剑身泛着冷光,剑锋上刻着“禅锋”二字。
赵佶心中一喜,连忙上前握住剑柄。就在他触碰到剑柄的瞬间,忽然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从剑身传来,仿佛要将他的灵魂撕裂。
“啊!”赵佶忍不住发出一声痛呼,但他死死握住剑柄,不肯松手。
他知道,这是禅锋剑的试炼。若他无法承受这股力量,便无法得到这柄剑。
赵佶感到自己的意识逐渐模糊,仿佛被拉入了一个奇异的空间。四周一片黑暗,只有那柄禅锋剑在他面前闪烁着寒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佶,你为何而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赵佶心中一凛,连忙回答道:“我为大宋百姓而来,愿以性命相托,只求拯救天下苍生。”
那声音沉默片刻,忽然冷笑道:“大宋气数已尽,你为何还要执着?”
赵佶坚定地说道:“大宋虽危,但只要有一线生机,朕便不会放弃。百姓无辜,朕身为皇帝,有责任保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