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下南洋

“父亲,上有所好,下有所投,您晚年遭病痛折磨,服食丹药抵御病痛,王玄策也是好心。父亲食用丹药之前,也是有专人试药的。

您那个时候想的,估计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若因此加罪王玄策,实在是冤枉。况且,人王玄策还没献药,未发生的事情,您怎么能加罪于人呢?”

李世民想了一想,深吸一口气:“你说的对,丹药是我自己要吃的,吃之前也有专人试药,我不会降罪王玄策的。倭国那个事情,我相信你说的,但愿我有生之年,能看到倭国进贡。”

说到这里,李世民笑吟吟的看着承乾:“当年权万纪上疏,说要大肆开采铜矿制作钱币,我驳斥了他。如今我却如此盼着倭国白银流入,承乾你可知道这是为何?”

李承乾稍加思索:“市面上流通的铜币,一旦超出实际所需,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朝廷机构的运转,对下的治理,其底层逻辑就是利用货币,调蓄经济运转,给予底层老百姓活路。

当国库的钱不值钱,朝廷对地方经济的调蓄能力就会大幅度下降,无法为底层老百姓提供活路。朝廷对地方治理变弱的同时,那些在地方拥有强大资源的大族,对地方的掌控力的会加强。

朝廷不能够保证老百姓的生存,老百姓逐渐与朝廷剥离,与地方豪强的粘连性加强,这个过程中,朝廷的威信不断下降,地方豪强的势力不断强化。

这些豪强士绅在朝廷中心又都有自己派系的官员,这些官员在上为他们遮掩,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朝廷在地方的治理形同虚设,豪强士绅称霸一方。”

李世民轻轻点头:“世人鄙商,可朝廷之乱,很多时候恰恰都起于商。这个道理我很清楚,所以我对民部的庶务格外关心,特别是涉及货币,更是不敢掉以轻心。

权万纪不懂这个道理,在那里胡咧咧,或者说他懂这个道理,只是大量的铜币流入市场,受害的是普通老百姓和朝廷,他作为地方大族,反倒能从中获利,所以选择损公肥私。

你继续说,我为什么盼着倭国带着白银过来跟大唐通商?”

李承乾思索片刻:“白银比铜值钱,父亲是想拿白银,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普通老百姓很难接触到白银,甚至说完全接触不到白银,铜币仍然是老百姓解决生活所需的必需品。

白银价值几何,对底层老百姓影响不大。

能接触到的白银的人,多是各地的豪强士绅,钱和权总要占一项,或是二者兼并,朝廷以白银为媒介,同豪强士绅对接,吸纳大族的财富,再将这比财富用于治理。”

李世民笑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很盼着倭国开采白银,然后拿着白银同大唐进行商业贸易上的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