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在2号智能AI的协助下,赵小侯在真虚拟宇宙太阳系的太空里建造出了一个超巨型星际太空站。
这个超巨型星际太空站是没有设置人工重力,为的是方便一些太空实验的进行。
而这个和太阳差不多大小的超巨型星际太空站的建造,仅仅只用了1个小时不到。
而在6个小时后,赵小侯就在2号智能AI的协助下在这个超巨型星际太空站里建造了个实验室。
并且之后又用了29个小时,方才将这些实验室里填满各种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
当然,这些实验室的等级都不高,大多数都是应用性的实验室,因而配备的实验设备仪器也只能算是中上水平。
而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原始计算机和大科学院的智能量子系统连接,这样才能够让大科学院那些项目组的科研人员利用真虚拟宇宙太阳系里的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
但想要将两者连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由于之前没有这种专门技术,赵小侯也就只能亲自动手,先给量子通讯技术升了个级,让量子通讯器的通讯流量提升了2倍左右。
毕竟之前的量子通讯技术虽说通讯流量已经能够满足大夏远距离的通讯需求。
但想要连接原始计算机和智能量子系统还是不够的。
因为如果一旦真虚拟宇宙里的实验室投入到使用,那么任何一个实验室与科研人员之间的流量都是海量的。
在将两者连接之后,赵小侯就对挑出来的几个项目组开放了通过权限。
这个通过权限,可以让这些项目组的科研人员通过智能量子系统进入原始计算机的真虚拟宇宙内,输入设定的实验数据之后进行实验。
赵小侯全程观摩了这几个项目组的虚拟实验过程。
要说这几个项目组的虚拟实验过程完全达到了项目组的需求,并且实验结果也是和真实世界里的一样。
唯一的麻烦就是量子通讯器的通讯流量虽说足够让这几个项目组的虚拟实验使用。
但想要之后虚拟实验室使用增多的话,那么量子通讯技术的通讯流量就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