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外的呼喊声越来越响,夹杂着名字被一遍遍叫喊。林悦把手机推到沈逸面前,屏幕上的消息不断弹出,全是粉丝在社交平台的留言截图。
沈逸盯着门口。两名工作人员正拦住几个往前挤的人影,其中一人举着灯牌,上面写着“夜莺”。他目光一动,手指滑开终端,启动系统。
【潜力挖掘预警】模块立刻运行,数据流在脑海中浮现。全网话题量两小时内冲进热搜前三,相关视频播放量突破千万,“夜莺”这个名字被反复提及。热度曲线呈爆发式上升,远超普通赛事采访后的正常反馈。
这不是偶然的关注,是浪潮。
他合上终端,声音压得很低:“准备开启第一轮轻量互动。”
林悦抬头看他:“现在?”
“越早建立回应机制,越不容易失控。”沈逸说,“我们不能一直靠安保挡人。”
小舟坐直了些:“可我们连怎么跟粉丝说话都没练过。”
“不需要练得像采访一样。”沈逸看着门外,“只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听见了。”
话音刚落,外面一阵骚动。有人翻过护栏,手里抱着一堆明信片往里递。安保人员迅速上前阻拦,场面有些混乱。一个女孩站在人群前大声喊:“夜莺救过我!我在新手村卡了三天,是他带我通关的!”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周围瞬间安静了一瞬,接着更多声音涌上来。
“我也记得!那天副本团灭五次,是夜莺重新组队带我们打的!”
“灵音唱歌真的很好听,每次团战前她都会哼几句,我们叫它幸运曲!”
“别走!给我们签个名吧!”
林悦眼眶微热,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衣角。她没想过,自己随口哼的调子会被记住。
沈逸起身,再次调用系统。这一次,他激活的是【隐藏身份加持】中的衍生功能——影响力疏导协议。原本用于控制女装形象引发过度关注的模块,在系统智能判断下,开始输出社交行为建议。
“建议释放有限可见信号。”系统提示,“满足情感需求,同时设立边界。”
沈逸点头,抬手请主持人暂缓收工。摄像机仍开着,直播信号未断。他走到镜头前,面向门外人群,抬起右手轻轻挥了一下。动作很短,不到三秒就收回。
画面通过直播传了出去。
现场先是安静,随后爆发出更大的欢呼。有人开始拍照,有人举灯牌摇晃,原本躁动的人群逐渐稳定下来。
但这只是开始。
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孩突然哭出声:“夜莺……你不知道那次任务对我多重要。我刚分手,整个人都垮了,是你一句‘再来一次’让我撑下来的……”
她的话像一块石头砸进水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有人因为游戏结识了现在的恋人,有人靠着团队副本熬过了住院的日子,还有学生说每晚打完团战才敢去写作业。
这些话不再是单纯的追捧,而是真实的情感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