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进度条走完,第六轮测试正式开始。
沈逸没有立刻启动战场环境。他先确认了系统状态——所有外部接口处于断开状态,本地加密通道显示绿色安全标识。刚才那条来自观众席的异常信号提醒他,任何外界连接都可能成为干扰源。这一轮训练必须完全封闭。
“准备进入新模式。”他说,“这次不按固定节奏来。”
林悦的手指在手柄边缘轻轻摩挲,她刚把震动强度调高了一档。小舟深吸一口气,头盔戴得更紧了些。
沈逸按下执行键。
虚拟战场瞬间生成。三人角色出现在高地废墟中,视野被浓雾覆盖,只能看到脚下微弱的轮廓光。空中单位尚未出现,地面敌军也未推进,但下一秒,林悦左肩突然传来一次短震。
单震,原本代表防守。
可她没动。她知道现在的规则变了。
半秒后,右肩连续两震。
双震,进攻。
她抬起法杖,正要释放护盾阵列,却发现小舟已经冲了出去。他的战士大剑横扫前方空地,动作干脆利落。
沈逸的法师同步跟上,技能链锁定同一区域。一道残影浮现,是敌方刺客提前埋伏的位置。三人连招打出,对方来不及反应就被击退。
程序判定:突袭拦截成功。
画面暂停。
“你刚才为什么动?”林悦看向小舟,“那是反向指令。”
“我记住了新顺序。”小舟盯着屏幕,“单震之后接双震,是诱敌反打,不是撤防。”
沈逸点头。他在后台调出了震动编码表。刚才那一组信号确实是随机打乱的,不再是固定的“单守、双攻、长撤”。团队第一次在非标准模式下完成正确响应。
“继续。”他说。
第七轮加载开始。
这一次,系统加入了更多变量。视野遮蔽程度加深,角色周围只剩下半米可见范围。技能延迟波动提升至百分之八十,并且每隔十秒随机触发三秒锁死状态。最关键的是,震动信号不再遵循任何规律,甚至会出现虚假脉冲——比如连续三次无意义短震,或是左右肩交替震动制造混淆。
测试开始。
林悦刚站稳位置,右肩就传来两次震动。
双震,进攻。
她抬手准备释放干扰领域,却发现技能图标变灰。控制被锁,无法操作。
她僵了一下。
紧接着,左肩又震了一次。
单震,防守。
但她不确定这是否真实指令。前一秒的双震还没执行,这一秒又来了单震,是不是系统故障?还是干扰信号?
她犹豫了零点几秒。
就是这瞬间迟疑,让敌方远程单位抓住机会。能量束从雾中射出,直击她的辅助角色。护盾未启,伤害直接命中。
硬直状态触发。
小舟察觉到侧翼异动,本能想上前拦截,但他没收到任何震动提示。他停下脚步,又不敢轻举妄动。
沈逸的法师横移一步,挡在两人前方,开启屏障吸收伤害。他通过后台看到林悦的脑波图谱——前额叶活跃度飙升,说明她在强行分析信号逻辑。
这不是反应,是在思考。
程序暂停。
“问题在哪?”小舟摘下手套。
“她在判断。”沈逸调出数据回放,“当信号顺序被打乱,你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执行,而是理解。可战场上没有时间让你想。”
林悦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我以为第二个信号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