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不欢而散。
这既在余朝阳意料之中,也在他的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他早就知道中原列国不会坐视秦国颠覆魏国。
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
更何况秦国本就强盛,倘若再吞下魏国疆土,天下局势顷刻就会迎来翻天覆地变化。
这块土地在魏国手里是四战之地,举目皆敌。
倘若在秦国手里,那战略上的意义就又有所不同了。
北可直抵赵国都城邯郸,西可平定弱国韩国,南可痛击大楚,东可清扫卫、宋、鲁、齐诸国。
外加有坐落在函谷关内的大本营,可源源不断的输送粮草,兵马。
一旦秦国掌控这块地界,就相当于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权,攻守皆在一念间。
倘若角色互换,余朝阳也绝不会允许秦国掌控这片土地。
一方被民意裹挟着,不得不取。
一方事关家国安全,绝不让取。
两者可谓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肯退却一步。
正如老贼同老子论道时讲的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有些事,终归要在拳头上见真章。
想要成就绝世霸业,就必须要有绝世武力,今日退一步,明日退十步,后天退百步。
每次碰见挫折都选择退缩,如今开创千秋霸业?
余朝阳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背水一战的决心。
当他披坚持锐出现在战场上时,所有秦军…都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