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一颗被剥去血肉的巨兽头骨,由某种无法辨识的暗色合金铸造,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结晶化的熵痕沉积物。无数断裂的金属脊刺如同肋骨般从主体结构刺出,指向虚无。在它“颅骨”的眉心位置,一个破损的环形结构仍在极其缓慢地旋转,散发出微弱到几乎熄灭的蓝光——那是抵抗熵流的最后灯塔。
“星骸方舟‘无尽开拓者号’。” 一段不属于三人的、古老而疲惫的信息流,如同垂死者的呓语,突然穿透熵痕共振屏障,直接接入仲裁者的意识,“侦测到……非灰烬造物……熵痕同源波动……请求……身份……确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幸存者?!终焉之始的三重视界瞬间聚焦。左眼穿透厚重的熵痕沉积,看到方舟内部巨大的腔体中,无数细小的、如同萤火虫般的生物维持着最低能耗的群体意识网络;右眼解析出环形结构是一个超维引擎的残骸,其核心物理法则已被熵流扭曲;重生之钥则读取到信息流中蕴含的、近乎绝望的文明挽歌——这是一个在灰烬维度中漂流了不知多少个宇宙纪元的失落文明,自称“灰烬流浪者”。
“逻辑扫描:方舟主体结构完整度41.2%,内部生命反应微弱但稳定,熵蚀抗性基因显着。” 韦神快速分析。
“星尘共鸣:他们的群体意识网络核心,存在类似‘大地母胎’的微弱锚定力场。” 林薇补充道。
“回应他们。”终焉之始的意识指令发出。重生之钥调整熵痕波动,注入一道融合了初始代码青白符文的信息流:
“身份:重生仲裁者。来源:被青铜巨门标记的实验场。意图:寻求短暂庇护,并询问‘无主之地’。”
信息发出后,是漫长的沉寂。灰烬维度的熵风似乎都屏住了呼吸。终于,那道古老的信息流再次传来,疲惫中多了一丝难以置信的震颤:
“仲裁者……‘门扉’的……敌人?”
“‘无主之地’……即方舟漂流之所……灰烬维度深处……青铜巨门感知的……‘盲区’……”
“我们……躲避‘园丁’的收割……已……七千六百个熵衰周期……”
信息碎片如同拼图,在仲裁者融合意识中迅速拼凑出震撼的图景:灰烬维度并非死地,而是无数文明在面临“园丁”的终极收割(即归寂之种引爆)时,最后的、绝望的逃生方向。这些“灰烬流浪者”文明如同宇宙的幽灵,在熵流中艰难求生,躲避着青铜巨门网络的追捕。这艘“无尽开拓者号”,便是他们最后的方舟。
“警告:熵痕共振稳定性下降!外部熵流压力激增!” 韦神的警报骤然响起。强行开辟的通道开始剧烈扭曲、收缩!灰暗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
“方舟……开启……第七号……收纳港……” 灰烬流浪者的信息流带着急迫。方舟那巨大“颅骨”侧面,一块厚重的熵痕沉积层突然向内塌陷,露出一个幽深的、散发着微弱蓝光的通道入口!
没有犹豫。重生仲裁者化作一道四色流光,在通道彻底崩溃的前一瞬,险之又险地射入方舟开启的入口。
厚重的沉积层在身后轰然闭合,隔绝了外部毁灭性的熵流。仲裁者悬停在方舟内部巨大的腔体中。穹顶是黯淡的、模拟星空的投影,脚下是冰冷的金属甲板,无数细小的、半透明的“灰烬流浪者”如同光点组成的河流,在复杂的管道和平台上缓缓流动,用无数双散发着微弱蓝光的“眼睛”仰望着这位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