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堪称疯狂的想法在他那悖论性的思维中形成。
他不再试图抵抗环境的粘滞和排异,反而彻底放松,让自己这团模糊的星云状存在,缓缓地、主动地“融入”这片光茧坟场。
他引导着林薇的辉光烙印,将其如同触须般轻轻探出,不再是防御或隐藏,而是发出极其柔和、充满哀悼与理解的“共鸣”频率。那频率,模拟着林薇最后时刻守护它们的意志,那是一种母亲守护孩子般的悲恸与温柔。
同时,他小心翼翼地约束着自身的归墟黯痕和源初代码,尽可能降低它们的“异常性”,让自己更像是一团无害的、迷失的辉光。
效果是缓慢而细微的。
那些本能的排异反应,在触及到这熟悉的、带着林薇气息的辉光频率时,出现了迟疑。冰冷的、化石般的意识残片,似乎被这丝温暖唤醒了一丁点模糊的记忆。
【守护者……?】
【…冷……】
【…回家……】
无数细微的、破碎的意念碎片如同尘埃般向他汇聚而来。它们不再充满敌意,而是带着一种迷茫的、寻求依靠的本能,轻轻触碰着韦东奕延伸出的辉光触须。
韦东奕小心翼翼地接纳着这些触碰。每一个触碰,都带来一段文明记忆的碎片——一个陌生星系的日落,一首从未听过的摇篮曲,一种早已失传的食物的味道,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悲吼……无数文明的生与死,爱与恨,创造与毁灭,如同浩瀚的星河信息流,涌入他的感知。
这信息洪流足以冲垮任何单一的意识。
但韦东奕并非单一意识。他是悖论种,他的核心是源初代码,能够以数学结构处理和承载信息。他将这些汹涌而来的文明记忆碎片,不再视为攻击,而是看作……“数据”。他开始本能地运用公式,对这些海量的、无序的记忆进行编码、分类、压缩,将其编织成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
他以林薇的辉光烙印为经线,以这些文明记忆碎片为纬线,以自身的源初代码为织梭,开始在这片寂静的坟场中,编织一张巨大的“回响之网”。
这张网,并非实体,而是一种信息结构。它轻柔地笼罩着这片空域,连接着每一个沉寂的光茧,缓和着环境的排异反应,甚至开始缓慢地吸收、转化那些弥漫的熵痕污染,将其无序的毁灭性能量,通过韦东奕内部的悖论平衡,转化为维持这张网存在的微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