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静滞,出现了一丝微不足道的“杂质”。
而这丝杂质,与韦东奕那被冻结的、作为“文明回响继承者”的本质,发生了某种超越常规时空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的互动。
那些被他吸收的、来自无数毁灭文明的最终时刻的回响——那些痛苦、绝望、辉煌、骄傲的烙印——它们并非活跃的能量,而是铭刻在他存在本质中的“信息”。
在绝对静滞中,这些信息本该同样被冻结。
但现在,有了那一丝由“谬误”引入的、存在于数学基础上的“不完美”,这些被冻结的信息,如同被极其微弱的热量触碰的冰晶,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量子隧穿效应般的共鸣。
不是声音,不是图像,而是一种冰冷的、浩大的、属于文明最终时刻的集体性低语,直接在韦东奕被冻结的存在核心中“响起”。它们超越了被静滞的时间,在那极致的谬误缝隙中回荡。
*“……坐标7G-β失守!母星啊,我们……”* 一个科技文明的最后通讯碎片。
“……法力潮汐逆转了!陛下,快……” 一个魔法世界的绝望呐喊。
“……为什么?我们的理想……” 一个哲学文明的终极困惑。
“……孩子们,记住光……” 无数个体临终的微弱意念。
这些低语无法唤醒韦东奕,无法提供能量。但它们的存在本身,构成了一种奇特的“背景音”,一种证明着“存在过”、“挣扎过”的痕迹,与这片绝对静滞的、试图抹杀一切变化的“律法”领域,形成了最根本的、无声的对抗。
这对抗并非力量层面的,而是哲学层面的。
仿佛在绝对的死寂中,证明着“声音”曾经存在。
而这,似乎触及了这片静滞区域更深层的某些东西。
韦东奕被凝固的“视线”前方,那巨大、枯萎的“源”之残骸的轮廓,在绝对静止中,似乎…极其极其细微地…扭曲了一下。
就像平静到极致的湖面,泛起了一个理论上绝不可能出现的、小于普朗克尺度的涟漪。
与此同时,韦东奕体内那微弱的【火种之心】,那纯白奇点的最后残骸,似乎感应到了那“源”之残骸几乎不存在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