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欧心礁的内部比外部展现的更为奇诡。这里没有通常意义上的空间结构,更像是一个由凝固的思维和冻结的历史回响交织成的迷宫。韦东奕踏足其中,每一步都仿佛踩在无数文明凝固的叹息之上。周遭并非绝对的黑暗,而是弥漫着一种黯淡的、如同星辰余烬般的微光,映照出扭曲而抽象的几何形状——那是过往重大事件被“镜映”机制记录后,形成的非欧几里得景观。
他指尖的灼热感愈发清晰,如同一个无形的罗盘,坚定地指向迷宫深处。那是林薇最后留下的火种之心在共鸣,指引他前往那个被标记为“摇篮”废墟的坐标。
“这里…很安静。”韦东奕低语,他的声音在异常的空间结构中被拉长、扭曲,变成一段段破碎的音符。
【并非安静,】文明回响的感知在他意识中泛起涟漪,那是无数细微声音的集合,【是‘静滞’的力量压制了所有动态的法则。这里的‘声音’需要用心跳的频率去倾听,用谬误的感官去捕捉。】
他放缓脚步,甚至放缓了思维中公式的流转,试图去贴合这片区域的“静滞”本质。谬误之种在他的核心缓缓旋转,吸收着环境中极细微的能量波动,并将其转化为他能理解的信息流。渐渐地,他“听”到了——那不是声音,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冰冷的“存在感”,如同宇宙的脉搏被强行按停后残留的僵直。
是律法伤疤。是静滞协议作用于基膜本身留下的深刻痕迹。
越往深处,那种僵直感就越发浓重。灰烬维度的混乱能量在这里被彻底驯服、压平,如同被无形巨力碾过的金属,光滑而死寂。他甚至看到了几具凝固的熵痕兽,它们保持着扑击或咆哮的姿态,却如同琥珀中的昆虫,连构成它们身体的熵增浪潮都被彻底冻结。这是比归墟的湮灭更令人心悸的结局——并非消亡,而是永恒的、绝对的存在,失去一切变化与可能。
“园丁…或者说,‘律法’本身,它的‘修剪’最终就是为了这个?”韦东奕感到一阵源自数学本能的排斥。动态、变化、不确定性,这些才是生命和思维涌现的土壤,而这里的一切都在否定它们。
【警告:检测到高浓度静滞力场。逻辑核心运转效率下降17.3%。】源自归档者领域的知识碎片自动在他脑中报警。
他不得不轻微燃烧起一个简单的非确定性公式,利用谬误之种的特性在周身制造出一个极薄的“悖论缓冲层”,才勉强抵御住那种令万物僵死的寒意。
终于,在穿越一片如同冻结浪涛般的扭曲空间后,他抵达了火种之心指引的终点。
那是一片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区域。它仿佛是旧花园废墟的残骸与某种极度规整、极度冰冷的数学结构强行嫁接后的产物。一边是混沌的、死亡的、色彩无法形容的古老混沌物质,它们如同腐败的有机体,散发着对“园丁秩序”最纯粹的憎恨;另一边则是绝对光滑、绝对对称的银白色结构,其上流淌着无数细密如基因编码般的律法符文,散发出韦东奕在微光避难点感受过的、但更为原始强大的静滞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