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摊牌边缘与东坡的妙计

苏轼关于微型相机的提醒,像一块巨石投入姜小勺心湖,激起千层浪。林薇的调查已经从旁敲侧击升级到了设备取证,这意味着她手中可能已经积累了不少令人起疑的影像资料。再这样下去,暴露只是时间问题。

“必须和她谈一谈!”姜小勺下定决心。但怎么谈?谈什么?全盘托出时空饭店的真相?风险太大,林薇能否接受?会不会引来更大的麻烦?只承认部分,比如自己是个拥有特殊渠道和一群行为艺术爱好者朋友的怪人?这能取信于多疑的林薇吗?

他心事重重,连傍晚营业时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差点把盐当成糖撒进一锅甜汤里。幸得袁枚在一旁提醒,才避免了事故。

“小勺,心神不宁,所为何事?”袁枚关切地问道,“可是因那林姓女子?”

姜小勺叹了口气,将林薇步步紧逼、甚至动用微型相机的事情简要说了一遍。

袁枚捻着并不存在的胡须(他习惯性动作),沉吟道:“《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女执着聪慧,寻常搪塞恐难奏效。然则全然坦白,亦非良策。或可……示之以诚,亦示之以‘限’?”

“示之以诚,亦示之以‘限’?”姜小勺若有所思。

就在这时,苏轼拎着一壶酒晃悠过来,听到二人议论,哈哈一笑:“这有何难?她不是好奇吗?便让她‘好奇’个够!不过,得按咱们的规矩来。”

“苏公有何高见?”姜小勺连忙请教。

苏轼凑近低语一番,听得姜小勺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苏轼的计策,核心在于“主动引导,有限揭秘,营造氛围,以奇制疑”。简单说,就是为林薇量身打造一场“沉浸式”的、看似能够接触到核心秘密,实则仍在可控范围内的体验,满足她的部分好奇心,同时将她引入一个预设的、相对“安全”的解释框架内。

“此计大妙!”姜小勺拍案叫绝,“只是……需要诸位先生配合演一场戏了。”

苏轼豪爽地一挥手:“包在老夫身上!正好会会这位锲而不舍的女中豪杰!”

袁枚也微笑颔首:“若能化干戈为玉帛,亦是一段佳话。”

计议已定,姜小勺深吸一口气,拿起手机,给林薇发了一条信息:“林记者,明晚小店打烊后,可否赏光一叙?关于你好奇的那些事,我想我们可以聊聊。”

信息发出去没多久,林薇就回复了,只有一个字:“好。”

字越少,事越大。姜小勺能感觉到林薇字里行间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