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宋在浩

四海联盟的总部设在釜山一栋崭新的写字楼里,装修奢华,与强盛那种务实风格截然不同。

然而,在这光鲜的外表下,内部却是一片忙乱和焦灼。

社长宋在浩,一个约莫五十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中带着疲惫的男人,正对着电话几乎是在低吼。

他曾是韩进海运部一名极其资深的中层管理者,精通物流的所有环节,尤其擅长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和复杂调度。

但因为性格耿直、不擅逢迎,在论资排辈、派系林立的韩进集团始终郁郁不得志,默默无闻了二十多年。

直到几年前,赵敏俊秘密找到了他,提出让他辞职去海外帮自己(储备人才)。

赵敏俊看中了他的能力和在集团内的“隐形”属性,将他“劝退”,然后通过复杂的海外架构

(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控股公司,再控股香港的“无限运输有限公司”,最后由“无限运输有限公司”全资控股韩国“四海联盟”)

将他安排到了这个位置。

在官方记录上,宋在浩与韩进集团早已毫无瓜葛。

赵敏俊需要一只懂行的、可靠的白手套来执行他的计划,宋在浩完美符合要求。

但此刻,这位被寄予厚望的社长,正焦头烂额。

“什么?!

又三辆车在庆州那边抛锚了?

找不到备用零件?

我们的应急维修队呢?!

……什么?还没组建起来?

立刻给我联系当地的修理厂,不管花多少钱,立刻给我修好!

耽误了客户的货物,你们全都滚蛋!”

他砰地一声挂断电话,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短短十几天,四海联盟用钱砸出来的繁荣表象下,各种问题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新招募的调度员完全不熟悉各地路线和客户需求,系统更是简陋不堪,经常出现车辆空跑、路线错误、重复派单的情况。

一个客户电话打进来投诉货物晚点,宋在浩刚安抚完。

内部通讯器又响了:

“社长!不好了!我们有两批货都要从釜山发往大邱,调度居然派了两辆车,每辆车都只装了半车!这成本……”

宋在浩立刻打断:

“立刻把两批货合并到一辆车上!告诉客户,因为‘优化路线’,时间可能稍有延迟,但运费可以给8折!立刻去办!”

他只能用折扣来弥补管理的混乱。

为了快速拉起车队,四海收购了大量车况参差不齐的二手车,故障率奇高。

维修保养体系几乎为零。

“社长,光州那边有辆车的发动机爆缸了,维修费报价要60万!”

宋在浩咬牙切齿:

“修!立刻修!同时让采购部立刻去起亚汽车订新车!要最新的型号!别再贪便宜买二手了!”

他知道这又是一笔巨大的计划外支出。

另外四海联盟承诺的时效无法保证,服务标准不一,甚至出现货物破损。

一个大客户直接打电话到宋在浩这里:

“宋社长!你们四海怎么回事?

说的第二天到,这都第三天了!

货还没影子!

早知道还不如继续用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