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传来忙音已经很久了,李相定却依然保持着握着听筒的姿势,仿佛那头还能传来李振宇活力十足的声音。
办公桌上,摊开着南方市场的布局图和最新的生产报表,窗外的阳光在他略显怔忡的脸上投下明暗的光影。
半晌,他才缓缓将电话听筒放回座机。
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翻涌。
有被巨大信任砸中的沉重感。
强盛物流是集团的核心命脉,振宇哥竟然就这么轻描淡写地交给了他,甚至没给他太多推辞的余地。
有对未知挑战的些微忐忑,物流那边的水很深,人际关系盘根错节,远非强盛纺织可比。
但更多的,是一种几乎要满溢出来的知遇之恩。
他的目光没有焦点地落在窗外,思绪却飘回了以前,那个他人生中最灰暗也最重要的转折点。
那时候,他刚因为参与学运的事情在档案上留下了不算光彩却也无法抹去的一笔。
他揣着那份几乎无人问津的简历,跑遍了汉城大大小小的招聘会。
遭遇了数不清的白眼、警惕的审视和毫不犹豫的拒绝。
“李相定先生,你的能力看起来不错,但是...你的经历有些...特殊,我们公司需要的是背景清白的员工。”
“很抱歉,我们这个职位可能不太适合您。”
“请您另谋高就吧。”
一次又一次的碰壁,几乎磨掉了他所有的锐气和希望。
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家里的母亲虽然从不说什么。
但那日渐加深的皱纹和偶尔深夜传来的叹息,都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上。
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怀疑自己是否还有未来。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甚至开始联系去工地做苦力的中介时,他看到了强盛集团一则不起眼的招聘启事。
那时的强盛,还远不是如今这个模样,只是一个纺织厂。
他几乎是抱着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
面试他的人,正是李振宇。
李相定至今都清晰地记得,当他终于不可避免地谈到那段无法回避的经历时。
李振宇的反应。
他没有流露出丝毫的鄙夷或警惕,只是很平静地听着,然后问了一句:
“那时候,你是怎么想的?现在回头看,又有不同的想法吗?”
李相定坦诚地说了,说了当时的理想主义,说了后来的反思,说了现实的教训。
李振宇听得很认真,偶尔点点头。
最后,李振宇合上他的简历,看着他,目光带着一种包容:
“李相定先生,过去的事情,是教训,也是经历。我看重的是你的能力和你的脑子。
我们强盛现在不大,但我们需要能做事、敢想事的人。
你愿不愿意来试试?从经理做起。”
那一刻,李相定只觉得一股热流猛地冲上眼眶,他几乎是屏住了呼吸,才勉强压下那股酸涩。
他重重地点头,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
“我愿意!谢谢您,李社长!我一定会证明您的选择没有错!”
“叫我振宇哥就行,这里没那么多规矩。”
李振宇笑了笑,站起身,向他伸出手:
“欢迎加入强盛。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在这里,用成绩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