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发现石油

在边界设置方面,韦处厚也很重视,由于北、西都是高山,南边是大河,东面帕迦路比较主动,路界倒是不用太费心。韦处厚将精力重点用在郡界的设置,各郡的边界确定以后,严格采取隔离措施,控制人员的流动,严格贯彻夷人不得出郡的措施。

刚开始,韦处厚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是瞿印师来了以后,又有镇罗军坐镇,韦处厚的底气很足,采取强硬措施,又建立举报制度,硬生生的把郡界建起来、严管控、隔来往,建立了瞿印路的权威。

瞿印路招徕的主要是新罗道南部的百姓,韦处厚为了能够多招徕一些人,专门派船去新罗南部的一些港口免费接人,还承诺给予很多优惠措施。

那些新罗官兵和公职人员的家属,率先过来,后面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有效巩固了朝廷在瞿印路的统治基础。

新罗人从事士、农、工、商、教等职业都没有问题,不管是在公职,还是搞经济,都是一把好手。他们认真做事,努力赚钱,踏实生活,在稳定地方、发展经济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韦处厚总体对新罗人印象不错,觉得他们能够摆正心态,安心地发挥辅助角色,服从华夏族的管理,对待夷人也不会倨傲。

但是新罗人有个毛病很不好,说话喜欢咋咋呼呼,有时候还喜欢吹牛皮说大话,后面还因此闹出了风波。

韦处厚重点抓了恒纳府和拉贾运河两个大型工程,其他的没有采取大的动作。韦处厚的观点是,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步步把瞿印路发展起来。

虽然瞿印路从国内招引的华人企业有限,但是新罗人也善于经商,他们在瞿印路办了一些小型工厂,开展商业贸易,也很好的活跃了当地的经济。

总之,瞿印路虽然总体平淡,但是发展稳健,没有明显的矛盾,各族相处融洽,处于良性发展的路径上。

李愬率军从大不里士回到巴格达后,认为黑衣大食已经基本荡平,就派人去康城,将瀚海路的官员都接过来,一起到原定的首府巴士拉。

不久朝廷就派人来传达圣旨,送来的圣旨有两个,一个是关于张广孝和镇海军的,张广孝升任帕迦路总督,部队拆成两个师,由于张广孝在亚美尼亚还没回来,使者就将圣旨交给李愬代为传达。

另一个圣旨是关于镇西军和瀚海路的,镇西军也拆成两个师,一个为瀚海师,由副将孔文侃率领,留在瀚海路;一个为豫兖师,由副将陈弘岭率领,回国到开封府驻扎。

关于瀚海路,主要是明确其最终的范围,瀚海路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波斯、伊拉克和阿拉伯半岛,圣旨里还专门强调,要在波斯湾南北各设一个郡,全路共14个郡,就此固定。

李愬的部队已经占领了伊拉克和波斯,阿拉伯半岛目前被吴元济派的两个羌戎团守着。正好,当时李愬派了两个契胡团送战俘,留在了苏伊士运河,干脆对调过来,自己的两个契胡团分别驻守吉萨和亚丁,并将两地设置为汉志郡和萨巴郡。

剩下的地方,在拉伊城设置波斯郡、在大不里士设置拜疆郡、在巴格达设置两河郡。

波斯湾北面要设一个郡,就只能将伊斯法罕的那个团调走,波斯湾南岸都是沙漠,也搞不清为什么要设一个郡。李愬当然不知道波斯湾一带富含石油的事,无法猜到李纯的用意,只好执行。

李愬命人找了一番,在设拉子正南方向找到一个沿海小城坎甘,此处位于波斯湾北岸的中部,也有港口优势,此处曾是古米底王国的地域,就设为米底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