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三征开战

扬州机械师余国融走了一条不同的路,他认为造汽车难度太大,于是凭着自己掌握的机械知识开始研究、改进自行车。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他终于成功改进自行车,由于当时没有橡胶,他采用内钢外木的车轮,这样更耐用。他还对整个自行车的结构进行改进,降低成本,更加轻便好骑。

有人看到他改进的自行车性能更好、成本更低,就出资入股,跟他一起办了一个自行车厂,专门生产自行车。

当时,一些大中城市的路面以柏油路、水泥路为主,非常适合骑行自行车,而且新改进的自行车价格降低,一辆只有两百文左右,工薪阶层也能买得起,所以深受人们欢迎。

新自行车的技术难度不高,很快就有其他厂进行仿造,为了吸引顾客,价格还略微便宜一些,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相比之下,买马、喂马的成本高,而且马在路面上经常拉屎,搞得路面很脏。自行车兴起以后,平民阶层大都用自行车出行,只有一些达官贵人还会使用马车,彰显身份。

元和21年8月,开封黄河铁路大桥终于修通,开封到深平府的铁路,同步通车,至此夏原可以乘火车直达深平府、太原府。

东面夏原经徐州到益都的铁路也已通车,从夏原可以到达益都、登州。

在北面,太原府经深平府到沧州黄骅港的铁路通车以后,晋并道的煤炭可以用火车拉到黄骅港,再用轮船转运到南方,也可以直接用火车拉到夏原、扬州一带。

李纯又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方案,计划从徐州往北,沿着微山湖东岸一直延伸到黄河岸边的平阴县,在平阴修建黄河大桥,然后再向北经德州、沧州、津州、平州,再往东北延伸,直达新民府,形成一个南北大通道。

这条路修通以后,向北还可以延伸到松滨府,向东南可以延伸到仁和府,构建起一个大的铁路网。

交通部尚书肖时新按照李纯的方案,开始重点建设徐州到新民的干线铁路,潘兴法也带着工程技术人员,转场到平阴,修建平阴铁路大桥。

由于可以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棉花、水果,人们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了,吃得好、穿得暖,食品的种类和衣服的款式,越来越丰富。

随着大批的高中生、中专生、大学生的毕业,社会上的人才越来越丰富,各行各业都能吸纳足够的人才,有力地助推了经济的发展。

随着工商业吸纳的就业人口越来越多,有能力的人不再执着于当官这条路,经商、办企业、搞技术可以赚更多钱,还有人选择当医生、教师、会计师,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宋朝隐带领镇罗军平定朱达路的叛乱以后,就开始紧锣密鼓的作出征的前期准备,从索木城到加利群岛路途遥远,中间要经过多次补给。

镇罗军所在的第五路军,要绕过非洲,经摩加、桑巴、马普、开普、罗安、拉斯、班珠7个补给点,最终到加利群岛集结待命,镇罗军配合军事部,先后设立这八个点位。

军事部在每个点位修筑一个小城,配有码头,城内囤积木材、粮食,并挖掘好几口水井,可以供第五路军的沿途补给,也可以作为后续襄人百姓去欧洲西部的补给点。

军事部和镇罗军花了一年左右才成功设立这8个点位,宋朝隐还不放心,还专门抽空带着一个分队沿着这条路线航行了一遍,心中才有了底数。

刘悟镇压完穆庭路的夷人叛乱,就率军赶到阿尼城,开始进行进攻拜占庭帝国的各项准备,一边准备物资,一边搜集情报,准备开局就打个胜仗。

吴元济被免掉穆庭路代理总督时,刚开始还愤愤不平,后面转头一想,再也不用操心那些烦心事,专心打仗也好,只要后面立了战功,不愁升官发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