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春雨持续了数日,终于放晴。垂拱殿内,赵佶负手立于窗前,望着被雨水洗刷一新的宫殿。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琉璃瓦上,反射出炫目光芒。这座富丽堂皇的皇城,如今在他眼中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即将倾覆的危楼。
“梁伴伴。”他轻声唤道。
一直恭立在一旁的宦官立刻上前:“老奴在。”
赵佶转身,打量着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内侍。记忆中,梁师成虽也揽权,但对自己始终忠心耿耿,且处事谨慎,精于算计。
“朕欲重整皇城司,你以为如何?”赵佶缓缓道,目光锐利。
梁师成微微一怔,随即垂首:“皇城司乃陛下亲军,自当随陛下心意整顿。只是不知陛下欲如何调整?”
赵佶走回御案前,取出一份早已写好的手谕:“皇城司增设第五指挥,编制扩充至一万五千人。自禁军与西军中择优选拔五千精锐充入。你,为勾当皇城司,总领其事。”
梁师成双手接过手谕,细细观看,越看越是心惊。这份手谕将皇城司的权力与职能大幅扩张,远超过往。
“陛下,此举恐引起朝臣非议……”梁师成谨慎提醒。
赵佶冷笑:“朕的亲军,何需他人多言?”他顿了顿,又道:“杨戬为你的副手,协助管理。”
梁师成心中明了,这是官家既要重用自己,又要有所制衡。他连忙跪下:“老奴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起来吧。”赵佶语气缓和,“速去准备,明日朕要亲自召见五位指挥使。”
梁师成躬身退出后,赵佶踱步至御案前,展开一份密奏。这是他从记忆中搜罗出的政和五年重要人物名录——李纲、吴玠、韩世忠、岳飞、刘锜、宗泽、种师道、何灌、曹玮、张择端...
“韩世忠...此时应在西军为偏将。”赵佶轻叩桌面,“岳飞...尚是无名小卒,年方十三。”
他提起朱笔,在几个名字上做了记号。变革需人才,但这些人才如今或位卑权轻,或远在地方。当务之急,是建立自己的权力基础。
次日清晨,皇城司衙署。
五位指挥使肃立堂前,神情各异。他们都是连夜接到诏令,不知这位素来醉心书画的官家为何突然对皇城司如此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