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仁心抚疮痍 机锋折金使

论功行赏的盛大典礼之后,赵佶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翌日一早便移驾城西临时设立的伤病大营。尚未踏入营区,那股熟悉的、混合着血腥、草药与酒精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但与以往不同,当皇帝仪仗出现在营门时,里面传来的不再是压抑的呻吟,而是如同山呼海啸般的、发自肺腑的呐喊:

“陛下万岁!”

“万岁!”

声音嘶哑,却充满了激动与感激。庆功大会上的旨意早已传遍军营和伤病营,无论是活着的将士的赏赐还死者丰厚的抚恤,又或是对伤残将士的妥善安置,都如同暖流,驱散了他们心头的阴霾与对未来的恐惧。

赵佶摆手制止了梁师成的唱喏,示意不必惊扰。他缓步走入营帐之间,挨个查看伤情。看到那些缺胳膊少腿、浑身缠满绷带的将士,他心中依旧会揪紧,但面上却带着温和而坚定的神色。他不时停下脚步,俯身询问伤员的姓名、籍贯,拍拍他们的肩膀,说几句“好好将养,朝廷不会忘了你们”、“家里一切都安排好了,放心”之类的话。

没有高高在上的帝王姿态,只有如同对待子侄般的关切。许多铁打的汉子,在皇帝亲手为他们掖好被角,或接过御医手中的汤药亲自试温时,都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一刻,他们觉得,自己付出的鲜血与牺牲,值了!

赵佶特意来到了王德养伤的单独营帐。经过数月调养,王德后背的重伤虽未痊愈,但已脱离危险,只是行动仍不便,需趴在榻上。

见到皇帝亲临,王德激动得想要挣扎起身行礼,却被赵佶快步上前按住。

“莫动,小心伤口。”赵佶看着他苍白但精神尚可的面容,眼中流露出赞赏与欣慰,“王德,幽州城下,点燃引信,一往无前,朕,都记得。”

王德声音哽咽:“陛下……末将只是尽了本分……”

“这不是本分,是忠勇!”赵佶斩钉截铁,“庆功会上,朕已擢你为敦武郎,实授‘虎翼军’副都指挥使。庆功大会尔不在,今日朕再加恩,赐尔‘忠勇伯’爵位!待你伤愈,便在朕之亲军之中效力!”

伯爵!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封赏,更是对所有敢死之士的褒扬!王德虎目含泪,重重以头触榻:“陛下……陛下天恩!王德……王德万死难报!”

离开伤病营时,已是黄昏。赵佶心中沉甸甸的,那些伤残将士的面容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知道,再高的爵位,再厚的赏赐,也换不回健全的身体。他能做的,就是确保承诺兑现,让这些为国伤残的勇士,余生能得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