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看了十六本账目,唐云太阳穴隐隐作痛。
十六本账目,一点问题都没有。
陈蛮虎、马骉、牛犇三人趴在窗户上,脑袋挨着脑袋,直勾勾的盯着唐云。
“没问题,没问题,还是没问题。”
唐云又合上了一个账本:“已经是第五家铺子了,完全没问题,没有任何猫腻,每一笔账都对得上,一文钱出入都没有。”
牛犇都不太自信了:“莫非本将真的抓错人了?”
唐云刚要开口,牛犇又补了一句:“本将火眼金睛,会不会是唐公子你根本不懂啊。”
“我尼玛…”唐云都没力气骂了:“掌柜的也好,店铺中的伙计与小厮也罢,都是百姓,你觉得百姓见到衙署来了一群官员带着一群武卒杀气腾腾的,还说犯事了,百姓们会不会怕?”
“若是心中无鬼,身正不怕影子斜,自不会惧怕。”
“哦,好,那你发誓,大虞朝没有冤案,如果有的话,一件冤案,你少活一刻钟。”
牛犇不吭声了,干笑着。
没法吭声,他怕如果发誓的话,下一秒原地爆炸。
见到唐云满面疲惫之色,陈蛮虎不由说道:“少爷,不成就算了,没有猫腻定是抓错人了。”
要么说唐云应该考虑给阿虎涨涨工钱,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家少爷,坚定不移的认为一定是牛犇这傻缺抓错人了。
“不。”唐云摇了摇头:“没有猫腻才是最大的猫腻,只是这个猫腻我暂时还没有看出来。”
“不错。”
事关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力,牛犇附和道:“士农工商,狗日的商贾最是奸诈,定有猫腻。”
唐云摇了摇头,他不是不相信商贾的人品,而是无比相信人心。
古代的商贾很难成气候,大多依附在官员及世家脚下。
是脚下,而非腿旁。
各朝各代的商律又比较严苛,商贾社会地位不够,阿猫阿狗都能找上门索要点钱财,再加上交税,辛辛苦苦赚的钱,都没有交的“保护费”多。
在这种情况下,商贾会极力规避任何多余的“支出”,在他们的眼里,除了“保护费”外,其他支出都是多余的,因为这就是保护费的意义。
一家铺子的账目没问题,很正常。
两家铺子的账目没问题,也很正常。
接连四五家的铺子,账目没有丝毫问题,绝对有问题。
唐云相信人心,这四五家铺子都是城中各家府邸罩着的,这些城中的大佬们,他们绝对不会依法缴税!
“不行,我需要换个思路。”
唐云用力的揉了揉眉心,转身拿出了城南几家铺子的账目。
陈蛮虎站起身走了进来:“少爷,小的帮您吧,您教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