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很多时候也存在着刻板偏见。
比如小赵、小李、老王之类的。
小赵,一听就知道是秘书,小李一听就是司机,老王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隔壁的同道中人。
复姓也是如此,比如诸葛,一听这个姓就知道这人一定很聪明,还有司马,那不用想,绝逼不是好鸟。
还有一个姓氏,轩辕,这个姓氏代表的意义十分高大上,古老、传承等等等等。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这个姓氏就是上古时期的贵族身份象征,在真正的历史中,到了先秦时期,轩辕这个复姓就渐渐演变成了单姓,轩,或辕。
大虞朝,就有一家姓轩辕的。
这个姓氏原本姓“轩”,而非轩辕,自称是轩辕后人,事实上根据一些历史记录,人家祖上也的确姓轩辕。
前朝开朝皇帝姬玄通,当年那是出了名的猛,开朝之前,东南西北外加一个中,趟了个遍儿。
打着勤王的名义,带着兵赶到京中,将朝堂上那些整天给草原人上供当儿子的官员们,杀了个遍儿,让傀儡皇帝摆脱朝臣的控制,之后当了个王,有点类似于摄政王。
结果这家伙没继续留在京中,而是亲自带兵北上收复失地,将草原人彻底赶回草原,最后留下精兵悍将组成北军,防患草原人卷土重来。
北边消停后,姬玄通回到京中开始了第二轮的大清洗,尸位素餐的、酒囊饭袋的,能杀的全都杀了,杀不了的,全都撵到东海吃海蛎子去。
京中搞的差不多了,又带着一群虾兵蟹将赶赴南地,将地方豪族揍了个遍,之后强迫他们出钱出人出力建南关,南关建成之前,跑到山林中一边杀人,一边放火。
他带着兵在山林中放火杀人,后方建立城关,整整四年,愣是没一个异族杀到城关前。
南关建成后,姬玄通将大部分悍卒留在了南关,组成了南军,再次离开。
这一次姬玄通连京中都没回,而是去了西域,一路调兵遣将凑集了八万大军,屠灭了当年在西域腹地地盘最大的金刹国,一共历时两年,去的时候时候一年,回来的时候一年。
将东、南、西、北全部搞定后,姬玄通这才班师回朝。
就这位前朝开国皇帝的威望、名声,那都不是如日中天了,他都日穿大气层日出银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