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骉匆匆离开了,撒丫子跑的。
牛犇询问着细节,世子姬承颐一边解释,一边被赵王喷了个狗血淋头。
旁边沉默不语的唐云听明白了,按照姬承颐的说法,早在两个月前,就有与其王府名下商队交好的部落告知过,山林中不太平,几个大部落频繁接触想要组成攻打南军的联盟。
听闻此事后,赵王府父子二人的反应各不相同。
当爹的,觉得不要咸吃萝卜淡操心,南军也有斥候探马,出关的商队多去了,异族真要是结盟攻打南关,宫万钧不可能不知道。
当儿子的呢,觉得这次这件事有点不对劲儿,异族部落攻打南军,并非是所有部落都参与,十之八九,是一些比较势力庞大的部落,胁迫人数较少的中小型部落加入他们,不求打赢,反正只要是开大了,多少能讹点。
这件事不对劲之处在于,这个结盟二字与胁迫无关,一副肯定会攻破南关,肯定攻破南关后大家按人头分好处势在必得的模样。
因此,当儿子的世子殿下姬承颐,交代了商队以行商的名义在密林中多番打听。
随着反馈回来的消息越来越多,姬承颐确定这次攻关的异族大军将会远远超过以往。
到了这个时候,南军已经得知消息了,姬承颐带着五十护卫出关,亲自打听到底怎么回事。
之后的事情大家南军都知道了,不过这小子也有隐瞒,那就是留下了三人在密林之中,继续打探敌情。
按照姬承颐的想法,如果能够打探到那些大部落首领的位置,南军就可以进行一次夜袭,通过夜袭进行斩首行动,只要干掉了几大部落首领,敌军一定会内乱,十有八九会撤军。
这是世子的想法,至于老的,当爹的赵王爷,想法截然不同。
即便姬承颐说的是真的,留下那三人也打探到了具体位置,可异族那些首领也不傻子,不可能就几个人,十几个人弄个帐篷在里面开会,肯定是有族人在外围保护的。
想要突破这一层又一层的保护来个擒贼先擒王,派去的一定是精锐,人数还不能少。
成功了还好,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如果失败了呢,竹篮打水一场空,首领没杀到,南军损失了那么多精锐,这个锅谁来背,还不是赵王府。
真要是失败了,赵王府的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将会成为南军的罪人,宫中与朝廷也不会轻饶赵王府。
当然,如果成功了的话,赵王府,尤其是世子殿下姬承颐,将会成为南军的恩人,他的大名,也会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