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薪火燎原

“新火计划”的战略蓝图,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何记”内外激荡起层层涟漪。何晓在年度战略大会上的宣讲,既有高瞻远瞩的格局,又有脚踏实地的路径,赢得了核心团队的高度认同,但也让不少习惯了传统节奏的老臣子和部分追求短期回报的投资者心生忐忑。这是一场关乎“何记”能否脱胎换骨、决胜未来的豪赌,其颠覆性远超以往任何一次变革。

何晓深知,再完美的战略,若不能有效落地,终是镜花水月。他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决断力,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采取了“重点突破、试点先行、文化浸润”的组合策略,稳步推进这场深刻的“价值重塑”与“范式革命”。

“智慧餐饮”战略的突破口,选在了“何记”最具标杆意义的香港中环旗舰店。 何晓亲自挂帅,组建了一支由顶尖IT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星级厨师和运营专家组成的跨界“飞虎队”,对这家门店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目标不是炫技,而是解决实际痛点:后厨产能与客流匹配、菜品口味极致稳定、个性化服务体验提升。

改造过程充满挑战。智能炒锅的火候控制算法需要反复调试以逼近老师傅的手感;顾客口味偏好数据的采集与应用边界需要谨慎把握;老员工对新设备的排斥情绪需要耐心疏导……何晓几乎住在了店里,与团队一起熬夜攻关,亲自品尝每一版算法炒出的菜品,与老师傅们一遍遍沟通磨合。

三个月后,焕然一新的“中环智慧店”悄然重启。外表依旧是熟悉的“何记”风格,内里却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 后厨:智能炒锅、自动吊汤机、AGV送料机器人协同作业,关键工序实现标准化,老师傅得以从重复劳动中解放,专注于菜品研发和复杂宴席的监制。

? 前台:顾客通过APP提前点餐,系统根据历史偏好智能推荐,到店后扫码即可追踪菜品制作进度。席间,平板电脑可实时查看菜品故事、营养成分甚至食材溯源信息。

? 管理: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客流、库存、能耗,精准预测备货,损耗大幅降低。

起初,不乏质疑之声。但当客人发现,这里的经典菜品味道比以往更加稳定出色,等餐时间缩短,服务却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时,口碑迅速发酵。营业额和利润率大幅提升,员工也因工作强度降低、价值感提升而士气高涨。中环店的成功,为“智慧餐饮”战略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样板,打消了内部的重重疑虑。

与此同时,“可持续饮食”战略则选择了一条“由外而内、品牌赋能”的路径。 欧阳文山团队策划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何记·自然馈赠”全球行动。他们没有空洞地喊口号,而是做了几件实实在在的事:

1. 发布《何记可持续饮食白皮书》: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公布其在食材溯源、减少食物浪费、绿色包装等方面的承诺、举措和阶段性成果,并设定了2030年碳中和的清晰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