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风中的书与信(一)

九两金 是我老猫啊 1403 字 10天前

总理陈公钧鉴:

光绪七年正月初八日(西历1881年2月6日)

卑职香港华人总会,南洋总办事务长,沈葆义,诚惶诚恐,谨呈。

兹为光绪六(1880)年,南洋五路战线全局情势演进,卑职奉公之命,总揽全局,调协各方,不敢稍有懈怠。

职奉命总览南洋机宜,协调各方,搜集情报,为总会决策之参详。光绪六年,风云激荡,我华人子弟于南洋浴血奋战、筚路蓝缕、隐忍布局,各线情势均有深刻演变。

岁末年终,兹谨将一年来苏门答腊、婆罗洲、柔佛、英属海峡及安南-婆罗洲资源五路战线之态势、关键、得失,条分缕析,汇集成文,恭呈钧览。

卑职窃以为,光绪六年度,乃我华人总会于南洋布局之关键一年。

南洋全局,已由初期之隐秘播种,转入中期之激烈攻防。

苏门答腊战线,以振华学营以及九军战士血肉之躯,成功拖住荷夷陆师主力。

婆罗洲战线,许将军(阿昌叔)铁腕整合,尽收兰芳故地,打造后方重镇。

柔佛战线,和平渗透,秘建北地佬军屯,暗藏上万预备之师。资源战线,北联安南,南探婆罗,煤铜铁矿,渐次入手。

然则,全局之最大变数,已非野蛮霸道之荷夷,而系坐观虎斗之英夷。英夷察觉我会之意图,已自“默许”转向“威慑”,其香港之制裁、柔佛之警告、荷夷之施压,三管齐下,已成我会心腹大患。

故此,光绪七年之策,当以“固本、御英、待时”为上。

其一:苏门答腊战线。

本线为我会与荷夷正面交锋之核心,战况惨烈。

光绪六年初,荷夷“惩戒远征军”终集结于勿老湾。此役荷方称之为“德利平叛战”,实为种族战争之延续与复仇。

总指挥官范德海金将军,乃荷军宿将,久历亚齐战阵,其人坚毅、狡诈,知兵善战。其麾下非乌合之众,乃精锐之师。

远征军主力,辖精兵一千余人,后又陆续增援千余人,皆配博蒙特后膛步枪,并有多门克虏伯山炮协防,战力强悍。

其辅兵,为安汶雇佣军。皆悍不畏死,熟稔林战,为我军劲敌。

其炮灰,为爪哇土着,虽战意不高,然荷夷多用以清乡、筑垒、转运物资,消耗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