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波才回军,彭脱攻取颖阴

下午的新兵招募工作进展缓慢,应募者才三百余人,最后合格者才二百六十三人,不合格的也给了一顿饱饭,最后请他们帮忙种地,管饭,每天还有10个钱,他们欣然同意了。

四月六日,波才准备返程,留下1000人镇守阳夏,继续招募新兵,工匠等,购买武器铠甲,当然能自己打造是最好不过的,现在县令跑了,还得督促农民尽快播种,不要误了农时。

临行时,波才只带走了20万钱,其余东西都没带走。中午便到了扶乐城,仓促之间,扶乐城也只招到2200人,扶乐城也没什么可带的,只带走扶乐城1700新兵和500老兵,新兵老兵各500人留守扶乐城,继续完成后续工作。

晚上便回到扶沟城,在此休息一夜。四月七日一早,波才再次带队出发。扶沟城已招募9300新兵,波才准备带走其中8300人,留下新兵老兵各1000人镇守,没办法,粮食太多,肯定是带不走的。

波才准备带走220万五铢钱,粮食全部留下,一来这里离阳翟约130公里,带上粮食肯定影响归期,而且一次也带不了多少,还不如从长社带点粮过去。二来扶沟离尉氏、扶乐、阳夏等前沿城市很近,以后肯定有很多仗要打,粮食来回运,损耗也很大,劳民伤财。

牛马不多,全都留下,马可以给斥候,牛可以耕地。整支队伍来到了已经人,其中老兵6000人,新兵人,带着240万钱,一路浩浩荡荡朝鄢陵而去。

东南一路由彭脱带领人,东渡颖水,转向东南,再次渡过潩水,阳翟(今禹县)与颖阴(今许昌市)约48公里,队伍用了两天多才到。

三月二十五日中午出发,三月二十七日酉时(17:00)左右抵达颖阴西门外,颖阴城城门紧闭,城上汉军军民毫无惧色,看样子早有准备。

彭脱派人上前劝降,城上军民无动于衷,这是要准备和黄巾军硬拼啊!彭脱派人砍树扎营,准备明日制作云梯后再攻城。

颖阴(今河南许昌)的名人主要有是荀氏家族,包括以下主要人员:

荀淑,字季和,是颍阴荀氏最先载诸正史之人,被称为“神君”。为人博学多识,办事明理,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为师。荀淑与韩韶、韩寔、钟皓并称“颍川四长”,他的八个儿子号称“荀氏八龙”,荀彧是其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