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剑芒微露

时间如同山涧溪流,在张小凡日复一日的“藏锋”与“磨剑”中,悄然滑过。转眼,距离那场砺剑坪的惊魂已过去数月。

青岚宗外门,三年一度的小比之日,终于到来。

这对于外门弟子而言,是鲤鱼跃龙门的重要契机。小比前十,不仅可获得丰厚丹药、灵石奖励,更有机会被内门长老看中,收为记名甚至亲传弟子,从此一步登天。即便是排名靠前者,也能获得更好的修炼资源和宗门地位。

整个外院区域,早已人声鼎沸,气氛热烈而紧张。巨大的演武场上,临时搭建起十座擂台,符文闪烁,以防比斗余波伤及围观弟子。各色服饰的外门弟子摩拳擦掌,或是闭目养神,或是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灵力躁动的气息。

山脚下的杂役区,却依旧是另一番光景。

灰衣杂役们依旧要完成每日的活计,只是今日,所有人的心思都不在挑水除草上。管事们也难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杂役们在完成基本任务后,可前往演武场外围远远观摩。

这对于资质低劣、几乎断绝道途的杂役们来说,是难得的开阔眼界、感受修仙界残酷与精彩的机会。

张小凡混在杂役人群中,站在演武场最外围,隔着密密麻麻的人头,望向那十座高耸的擂台。

他的目光平静,体内那淡金色的灵气在神识的严密约束下,沉寂如渊。唯有识海中那道寂灭剑意,依旧散发着恒定的冰冷,提醒着他自身处境的凶险。

他来这里,并非为了观摩学习什么高深术法——那些东西离他太远。他是为了……“光”。

如此多的外门弟子聚集,激烈争斗之下,散逸出的修为光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恐怕都远胜平日!这是他积累修为的绝佳机会!

果然,随着裁判长老一声令下,擂台之上,顷刻间灵光爆闪,剑气纵横,呼喝之声与法术碰撞的轰鸣响彻云霄。

张小凡低垂着眼睑,看似在专注观战,实则全部心神都用来捕捉那些常人无法看见的、从各个擂台上不断飘飞、坠落、或是附着在擂台边缘禁制上的乳白色光点。

它们大小不一,亮度不同,带着火系的爆裂、金系的锋锐、水系的绵长、土系的厚重、木系的生机……属性各异,却都远比他在药园、在路边捡到的要浓郁、精纯!

他的心跳微微加速,但动作却愈发谨慎。他不敢表现得太过异常,只是随着人群的移动,看似无意识地调整着自己的位置,每当有较为明亮、且落在无人注意角落的光团,他便悄无声息地靠近,用身体最不引人注意的部位(如手背、衣袖)轻轻触碰,将其吸纳。

吸纳之后,也并非立刻炼化,而是暂时储存于经脉某处,留待回去后,再用金色剑气细细涤荡。

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专注和对自身气息的完美控制,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周围感知敏锐的弟子察觉。所幸,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激烈的擂台战所吸引,无人会关注一个躲在最外围、气息微弱的灰衣杂役。

他的修为,在这种高效的“捡漏”下,稳步朝着炼气四层巅峰推进。

“快看!是赵虎师兄!”

“他的‘裂石拳’好像又精进了!”

一阵喧哗将张小凡的注意力稍稍吸引过去。只见三号擂台上,曾在坊市带队、脾气倨傲的赵虎,正与一名使刀弟子激战。赵虎双拳泛着土黄色光芒,势大力沉,每一拳都带着开碑裂石般的威势,将对手逼得连连后退,险象环生。

张小凡目光扫过擂台,看到赵虎身上散逸出的光点,明显带着土系的厚重与力量感,比周围其他弟子要明亮不少。

最终,赵虎一拳震飞了对手的长刀,赢得了胜利。他站在台上,傲然接受着台下相熟弟子的欢呼,意气风发。

张小凡默默收回目光,继续搜寻着自己的“猎物”。

比试一场场进行,有人欢喜有人愁。张小凡如同一个耐心的渔夫,在汹涌的人潮边缘,撒下无形的网,收获着属于自己的机缘。

日头渐斜,小比接近尾声。最受瞩目的前十排名战即将开始,场中气氛达到了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