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她那些在投行和私募里磨砺出的、本该无比冷静理智的判断力,此刻却在疯狂地提醒她:这个年轻人,不一样。

他不是空想家。那家奶茶店就是证明。从选址、装修、产品设计、营销策略到运营管理。

处处都透着超越同龄人、甚至超越许多老生意人的老练和精准。

那不是运气,是绝对的实力和清晰的商业思维。

他对投资的理解,那些提问的角度和深度,绝非“平时喜欢瞎琢磨”就能达到的。

那需要大量的阅读、思考和对市场天生的敏感度。

更重要的是他身上的那种气场——沉稳、自信、目光长远,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这种气场,她在那些真正的商业巨子身上才感受到过。

而且……他长得还挺顺眼。

沈青瓷脑海里莫名冒出这个念头,随即失笑,摇摇头把这丝无关专业的杂念甩开。

一路想着,不知不觉走到了家楼下。刷卡、上楼、开门。

这是一套位于金融街附近的高档公寓,装修是极简的性冷淡风,黑白灰的主色调,整洁得几乎没有人气,符合她一贯高效利落、也略显孤高的风格。

沈青瓷踢掉折磨了她半天的高跟鞋,随手将昂贵的通勤包扔在玄关的柜子上,甚至没像往常一样先挂好。

她把自己扔进客厅那张宽大柔软的灰色沙发里,身体陷进去,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完全卸下了在外面那副精致精英的伪装。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中央空调细微的出风声。

夕阳的余晖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影。

沈青瓷望着天花板,下午和陈默对话的一幕幕不受控制地再次浮现。

“如何规避那些看似美好实则陷阱重重的‘伪需求’项目?”

“稳扎稳打可以守住一亩三分地,但很难抓住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希望在下一个风口起来之前,至少能看懂它。”

“或许可以尝试组建一个小型的、专注于新消费和互联网早期项目的投资主体……”

“缺乏最核心的专业掌舵人。”

“沈学姐,不知道您目前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什么新的规划吗?”

每一句话,都像一颗石子投入她原本因离职而略显沉寂的心湖,荡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她当初为什么离开顶尖的私募?

不就是厌倦了那些无休止的内斗、对短期KPI的过度追逐、以及很多时候不得不向资本妥协、投资一些她并不看好的项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