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一份“劝捐”名单

面对复社代表张溥那充满了试探与妥协意味的提议,顾昭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没有答应,也没有直接拒绝,而是用一种近乎礼貌的方式,将他们送离了旗舰。这种不置可否的态度,比任何雷霆震怒都更让张溥等人感到心惊肉跳,因为他们完全无法揣测到,这位年轻侯爷心中真正的盘算。

他们不知道,在顾昭的计划里,所谓的私下谈判,从一开始就不在他的选项之中。他要的,从来都不是与江南士绅集团达成某种利益交换的默契,而是要以一种最彻底、最不容置疑的方式,将他们的傲慢与特权,连同他们的财富,一同碾碎在帝国的车轮之下。

在送走张溥的第二天,顾昭便开始了他计划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数百份制作精美,加盖着“钦差大臣、镇北侯”和“皇家海军”双重印信的烫金请柬,由镇北军的骑兵,送往了南京城内所有能够叫得上名号的府邸。从世袭罔替的魏国公徐家,到手握重权的南京六部官员;从盘踞一方的士绅大族族长,到富甲一方的各大商会会长……几乎所有处在南京权力金字塔顶端的人物,都收到了一份来自顾昭的“邀请”。

请柬上的措辞极为客气,称镇北侯初到江南,为感念南京父老乡绅之热情,特备薄酒,于三日后,在长江江心的旗舰“镇远号”之上,举办一场“共商国是”的盛宴,恭请诸位赏光。

这哪里是什么请柬,这分明就是一道催命符!

扬州城外那座园林化为焦土的惨状,还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没有人敢拒绝这位侯爷的“邀请”,哪怕他们明知道这极有可能是一场凶多吉少的鸿门宴,也只能硬着头皮,备上厚礼,准备“应邀赴宴”。

三日后,南京城外的长江江面上,出现了一道堪称奇诡的风景线。数十艘装饰得极尽奢华、雕梁画栋的秦淮画舫,slowly地,如同奔赴刑场一般,战战兢兢地驶离了温柔的秦淮河口,驶向了江中心那五艘如同钢铁巨兽般散发着冰冷气息的黑色战舰。画舫上,乘坐着的,正是整个南京城,乃至整个江南地区最有权势、最富有的一群人。

当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顺着绳梯,颤颤巍巍地爬上“镇远号”那宽阔而坚硬的甲板时,他们的脸色,已经变得和脚下的甲板一样苍白。

顾昭确实准备了“盛宴”。

宴席就设在“镇远号”的主甲板上,数十张铺着洁白桌布的长条桌拼凑在一起,上面摆满了从南京城内最好的酒楼里运来的山珍海味,美酒佳酿的香气,混合着长江上潮湿的水汽,在空气中飘荡。

然而,没有一个客人有心情去欣赏这些菜肴。

因为,在他们座位的周围,站着的是上百名身穿深蓝色军服,手持最新式燧发枪,腰挎长刀的皇家海军陆战队士兵。这些士兵的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眼神如同西伯利亚的寒风,冰冷地扫过每一个赴宴者的脸庞,仿佛在审视一群待宰的羔羊。

更让他们感到肝胆俱裂的是,就在宴席不远处的船舷两侧,十几门擦拭得锃亮,巨大而黑洞洞的青铜加农炮,被撤去了炮衣,炮口微微扬起,虽然没有对准他们,但那种无形的、沉重的压迫感,却让每一个人都感觉自己的脖子上,仿佛正架着一柄锋利的钢刀。

这是一场在炮口和刺刀监视下的宴会。

顾昭一身侯爵的常服,坐在主位上,脸上依旧挂着那副人畜无害的和煦笑容。他频频举杯,谈笑风生,与众人聊着南京的风土人情,仿佛真的是在举办一场普通的接风宴。但他的热情,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在座的宾客们,一个个正襟危坐,食不下咽,味同嚼蜡,只能机械地陪着笑,喝着那杯中如同毒药般的美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顾昭看着火候差不多了,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酒杯,清脆的碰撞声,让整个甲板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