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皇太-极的决断——倾国南侵

就在大明的目光被那艘满载荣光与财富的“开拓号”所吸引,整个帝国的上层都在为那些金发碧-眼的“朝贡者”的到来而沾沾自喜,沉浸在一种天朝上国威服四海的虚幻满足感中时。在千里之外,白山黑水之间,那座名为盛京的城市里,属于后金国的空气,却已经压抑到了即将凝固的冰点。

盛京皇宫,大政殿内。

殿内的地龙烧得滚烫,但八旗最尊贵的王公贝勒们,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他们一个个身穿厚重的朝服,垂手肃立,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所有人的目光,都敬畏地、不安地,聚焦在那个端坐在汗位之上,脸色阴沉如水的男人身上——大金国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

此刻的皇太极,正用他那粗-糙的手指,缓缓地摩挲着一份来自南方的、由范文程亲自整理的情报。他的眼神,如同西伯利亚最深邃的寒潭,平静之下,是足以吞噬一切的惊涛骇浪。

这几年来,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的压力,像一张不断收紧的大网,让他几乎窒息。而这张网的编织者,就是那个他曾经一度轻视,如今却让他感到无比恐惧的名字——顾昭。

最初,与顾昭的“皇家商会”展开官方贸易,在他看来是一步绝妙的好棋。他成功地绕开了那些贪婪的晋商,以更低-廉的价格,换取到了他梦寐以-求的食盐、茶叶和铁器。他甚至一度以为,自己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占尽了上风。

然而,时间越久,他越是惊恐地发现,自己饮下的,根本不是什么甘美的酒浆,而是一杯包裹着蜜糖的、足以从内部瓦解他整个帝国的剧毒药剂。

顾昭的“阳谋”,如同一株悄然生长却根系发达的毒藤,已经将它的触须,伸入到了后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腐蚀着他统治的根基。

经济上,为了换取那些南方运来的、质量远超晋商走私货的铁锅、食盐和棉布,八旗的贵族们,不得不将他们压箱底的、最好的东珠、人参、貂皮等奢侈品,源源不断地送往天津。这极大地满足了他们对于奢靡生活的追求。如今的盛京城里,最顶级的贝勒府邸中,来自江南的丝绸、景德镇的瓷器、甚至顾昭商会特供的“雪糖”和玻璃镜,都成了身份的象征。这种由俭入奢的转变,正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无声地消磨着他们父辈那引以为傲的、在苦寒之地磨砺出的骁勇与悍不畏死。战斗的意志,正在温柔乡中迅速地崩解。

而比贵族腐化更让他感到恐惧的,是民心的剧毒。

顾昭卖到后金的每一口铁锅,锅底都用汉-文和满文,清晰地铸着三个大字——“镇-北-侯”。这三个字,如同一枚枚无法抹去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数十万八旗普通士兵和包衣奴才的心里。每-当他们用这口锅煮-上热腾腾的饭菜时,一个简单而致命的念头便会悄然滋生:是南朝的那个侯爷,而不是他们的主子,让他们吃上了饱饭,让他们度过了寒-冬。

私下里的议论,如同草原上的星星之火,正在悄然蔓-延。范文程的情报中,不止一次提到了,在最底层的包衣奴才营中,已经出现了“吃了镇北侯的粮,不该再为大汗卖命”的言论。这种思想上的渗透,比任何刀剑都更加可怕,它正在从内部,瓦解他赖以统治的最根本的基石——忠诚。

如果说,这种缓慢的“腐化”还能让他忍受,那么,从南方传来的、关于顾昭实力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情报,则彻底碾碎了他最后的一丝幻想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