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水师擎天与江东暗刃

* 副将:蔡中、蔡和、张允(皆为荆州旧将,熟悉本地水文),各领一军。

* 兵力:五万,以江陵、公安为基地,控制三峡门户,扼守长江上游,震慑益州刘璋残部(若有),并随时可顺流而下,支援东路或封锁江东入川水道。此任命一出,堂内文武皆惊。关羽地位尊崇,统御东路主力,理所当然。而陆逊,一介年轻降将,竟被委以西路都督重任,与蔡瑁等老将并列,足见林羽识人之明与魄力。陆逊本人亦感意外,但随即沉稳领命,眼中闪烁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蔡瑁等人虽略有不甘,但慑于林羽威势,亦不敢多言。十万水师,分路而治,长江天堑,自此真正掌握在林羽手中。

二、 内苑深帷,恩威并施

水军改制方定,林羽心思转回内府。对大乔、小乔的“攻心”之战,已至关键阶段。他深知,一味怀柔易失威严,需适时展现掌控之力。

* 大乔处:林羽以关怀孙绍学业为名,召其至书房。考校功课后,林羽温言嘉勉,随即话锋微转:“绍儿天资聪颖,勤勉好学,将来必成大器。然乱世之中,需知进退,明大势。其母贤德,为其表率,孤心甚慰。” 言语间,既肯定孙绍前途系于己手,又暗含对其母识时务的赞许。大乔何等聪慧,听出弦外之音,垂首应道:“妾身明白,必教导绍儿谨守本分,不负主公厚望。”

* 小乔处:林羽夜访芙蓉馆,恰逢小乔月下抚琴。一曲终了,林羽并未如常赞许,而是静默片刻,道:“此曲空灵,然隐有金戈之声。夫人心中,可是仍有不平?” 小乔心中一凛,忙道:“妾身不敢。” 林羽走近,目光深邃:“孤知你心念公瑾,此情可悯。然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公瑾若在天有灵,亦望夫人安好。襄阳便是夫人归宿,望夫人珍重。” 言罢,留下新寻得的周瑜早年诗稿真迹一份,转身离去。此举恩威并施,既点明其处境,又给予慰藉,令小乔心潮起伏,彻夜难眠。

三、 江东暗刃,离间子明

针对江东,林羽采纳诸葛瑾之策,启动“离间吕蒙”计划。吕蒙乃孙权新倚重的大将,有勇有谋,且出身寒微,对孙权忠心耿耿,是江东少壮派核心。

“谛听营”精锐尽出,双管齐下:

1. 伪造密信:模仿孙权亲信(如张昭)笔迹,伪造数封密信,内容暗示孙权对吕蒙出身低微、骤升高位心存疑虑,担心其尾大不掉,并提及吕蒙在军中威望日隆,已引起部分江东旧族(如顾、陆)不满。这些信件,通过特殊渠道,“意外”落入吕蒙亲信或与其有隙的将领手中。

2. 散布谣言:在江东军中及建业市井,散布流言:“吕子明(吕蒙字)功高震主,吴侯外示恩宠,内实忌惮”,“若非周郎早逝,焉有吕蒙今日?”,“吕蒙欲效法周郎,总揽江东兵权”……流言似真似假,极具杀伤力。同时,林羽密令关羽,在江面巡弋时,若遇吕蒙部水军,可“不慎”泄露部分“机密军情”,内容显示林羽对吕蒙评价极高,甚至惋惜其不为己用,并暗示“若子明有意,荆襄虚席以待”。这些信息,必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入孙权耳中。

小主,

【系统提示】:成功实施“离间吕蒙”计策!触发隐藏事件“江东将隙”。吕蒙忠诚度出现波动(-10%),孙权猜疑度上升(+15%)。】